从泊船瓜洲开始,认识王安石

非凡网 60 0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是一首抒情小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流露着迫切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中也寓意着他将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京口瓜洲一水间”,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那么近,只隔一条江水。 

“钟山只隔数重山”,以依恋的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望,王安石于景祐四年(1037年)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从此江宁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罢相后即寓居江宁钟山。“只隔”两字极言钟山之近在咫尺。

“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其中“绿”字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极其富于表现力。这是因为:  

生机盎然的景色衬托出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心情,“春风”,既是写实,又有政治寓意,实指皇恩。宋神宗下诏恢复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决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对此,诗人感到欣喜。他希望凭借这股温暖的春风驱散政治上的寒流,开创变法的新局面。这种心情,用“绿”字表达,最微妙,最含蓄。  

前四字都只从风本身地流动着想,描写看不见的春风,依然显得抽象,也缺乏个性;“绿”字则开拓一层,从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这就写出了春风的精神,诗思也深沉得多了。“绿”字还透露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而这正是本诗的主旨。鉴于第一次罢相前夕朝廷上政治斗争的尖锐复杂,对于此次重新入相,他不能不产生更重的顾虑。变法图强,是他的政治抱负;退居林下,吟咏情性,是他的生活情怀。由于变法遇到强大阻力,他本人也受到反对派的猛烈攻击,秀丽的钟山、恬静的山林,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这句融入了诗意,表达了作者希望早日辞官归家的心愿。  

正是有了前三句寓情于景的层层铺垫作势,结句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抒写乡愁的淋漓之笔,才水到渠成地直泻出来,把乡愁的抒写发挥到了极致。由此看来,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并不是只是一首政治抒情诗,也是一首纯粹的乡愁诗。

标签: 泊船瓜洲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