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晚,这件宝物登场后,让我看得心潮澎湃。
她是建于隋朝,出自山西天龙山石窟最大的石窟——第八窟的一尊佛首。
娴熟的造型、恰到的比例、柔和的线条、精美的雕刻,让人过目难忘。
她的历史有些沧桑。上个世纪上半叶,大规模的盗凿,使得她离开故园,漂洋过海,流离失所。
如今在国家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海外华侨张荣先生凭借实力与热情,终于让她于2020年12月12日从日本归来。
她是民族瑰宝,国家一级文物。
你看,她垂目含笑的模样美妙极了:眉梢、眼帘、鼻翼、嘴唇,甚至是面部肌肉乃至骨骼,给人一种慈悲、祥和、安宁的幸福之感。
她是天龙山石窟艺术发展的见证,具有重要实物标本意义和很高的艺术价值;是灿烂民族文化的结晶,虽历经岁月洗礼与沧桑,却依然熠熠生辉。
节目中,张国立那句铿锵有力,热情洋溢的台词“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道出了文化与国家的关系。文化太重要了,而真正的文化瑰宝能历久而弥香。
这让我想起了最近传得沸沸扬扬的贾浅浅式样的诗歌。
先来看看网友对她诗歌的评价:因为有了回车键,发现做诗并不难。平时只懂水和电,力争一天超浅浅。
其实除了浅之外,更让人难受的是臭与丑。
她的诗歌,看上去真的是有碍观瞻:觉得恶心,尴尬,甚至是痛苦。
为什么?
1,她的大作,对诗歌文化,是一种亵渎诗言志,讲究意境之美。
看看古人诗: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春水碧于天”,江南风景,优美如画,碧水青天,让人陶醉;“画船听雨眠”,江南生活,闲适自在,卧船听雨,让人幸福;“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江南女子,光彩照人,腕胜霜雪,叫人留恋。
看看浅浅诗,一个孩子尿了,另一个孩子也尿了,屎啊尿的,污浊恶臭,浊气逼人。
诗歌之美,美在含蓄。
同样是写情事的,我们来看看大家是怎样写的: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李煜仅用“一晌贪欢”四字,含蓄不露。
“一树梨花压海棠”,苏轼调侃张先的这句诗,虽写的是闺中男女情事,但若是不知这典故,恐怕还会以为这是在歌颂芳菲春花,争奇斗艳,实是婉转。
再看贾浅浅的诗歌
“但是裙子下 两腿间流出的东西 和那男人内裤的气味 深深地混淆在一起”,真是直白,粗鄙,难入耳目。唉,想想她老爹贾平凹,肚有墨水,写作时还有顾及,至少会写上“此处省略xx字”。
这真是比她老爹还肆意妄为。
诗歌之美,美在格调。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是一份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一腔热血气概;一种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浩然正气。
而贾浅浅的诗歌,只是把玩屎尿,放大粗俗的恶臭。
贾浅浅的浅浅体,如果只是收在自己的日记里,自我欣赏,自我陶醉,那也无妨,纯当是记录生活,个人娱乐。
奈何她的诗歌却处在大庭广众之下,美其名曰是作品,这真是对诗歌文化的亵渎。
想想如果李白、杜甫、苏轼再世,看了这样的文字,怕是要气得吐血;鲁迅怕是要怄气得吃不下,喝不下,睡不安。
2,她的大作,让人对高校教师,怀一份质疑贾浅浅不仅仅是著名作家、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贾平凹之女,她还是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副主席啊。
她的作品可是发表在《诗刊》《作家》《十月》《星星》《山花》这些国内文学核心期刊之上的。
可身为研究生导师,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的她,写的这些乌七八糟的文字,怎能堪当名校的教育重任?老百姓放心将孩子放到她手里吗?
盛名之下实在难负啊!
早年,蔡元培就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提及: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这是对大学的定位。
“诸君肄业大学,当能束身自爱”,这还只是对学生的要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自古以来,都是对老师的规范。
蔡元培说,“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而良好的教育,首先离不开良好的老师。
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承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起着桥梁作用。正确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需要靠教师身体力行去传播给。
“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教育的功用是为了灿烂民族的将来。
这个浅浅的贾副教授能给学生良好的教育导向吗?能为国家将来的繁荣昌盛,兴旺发达,添砖加瓦吗,不误人子弟吗?
3,对评判规则,怀一份无奈她迅速上热搜,与得奖有很大关系。
她获得了第二届陕西青年文学奖诗歌大奖。颁奖词称:“高校任职的她,在从事文学研究的同时,积极投身文学创作现场。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给予她开阔的视野和多样化的诗歌表达。她的诗篇幅短小,语言精粹,醒目的意象,鲜活的比喻,及诗意、诗境的营造,都形成了鲜明的个人特色。语言的表现力来自天赋,更是后天形成。鉴于此,第二届陕西青年文学奖诗歌奖授予贾浅浅。”
主办单位为《延河》杂志和陕西青年文学协会。
贾平凹是《延河》主编,贾浅浅是陕西青年文学协会副会长。
这是一份厚重的西北文学奖。
西北文学,称得上是中国几代文青的精神灯塔。
路遥、贾平凹、陈忠实、京夫、邹志安等等西北文学大家的作品影响深远,从创作类型、创作体裁到创作风格都算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一道亮丽景观。
她的浅浅体居然获得了如此高的荣誉,凭的是什么评判规则?掌握在哪些人的手中?这些,都是沉重的话题。
更令人诧异的是,她的大作曝光遭非议时,一些有头有脸有身份地位的专业人士,如诗词大会冠军彭敏,北师范文学院教授张清华,都站队她,为她的能力喝彩,为她遭受非议抱不平。
其实,自从欣赏了她的大作 ,了解了她获得的荣耀,我居然也想奋发一番,得个重奖,做个名人。
可随即发现,这是痴人说梦,我和她差别太大:
她叫浅浅,浅浅是贾平凹的女儿。
我叫真真,真真是老农民的孩子。
还是鲁迅厉害。1936年,病重之中的鲁迅,在散文《死》的篇末写下遗嘱,其中第五点是对当时7岁的周海婴的训示:“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是啊,自身无能,沽名钓誉,害人害己;靠名爸光环,又能光彩多久?
今天正是新年伊始之期,正想借头条这个平台,发表一个开年演讲:
无论是文学工作者,还是业余爱好者,对待文学,当存敬畏;
高校教师,更要牢记自身的位置,肩负的重责;
权利机构,关键人士,要尊重文学的价值和自身使命,万不可儿戏。
牢记张国立的那句台词: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真正的文化,能承受住岁月的考验,经得起世人的质疑。
文化是给精神以力量的东西,容不得亵渎。
#2021开年演讲#
标签: 束身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