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毛泽东《念奴娇·昆仑》赏析

非凡网 46 0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毛泽东《念奴娇·昆仑》赏析-第1张图片-非凡网

历史背景

这首词是一九三五年十月长征途中红军刚翻过岷山时写的。

当时,“日本帝国主义者已经显示他们要向中国本部前进了,他们占领中国”。在欧洲,德国提出了“大炮代替牛油”的血腥口号,拼命扩充军备,准备侵略东欧和苏联。英、美则支持日、德法西斯。正好在十月,意大利侵入阿比西尼亚。全世界的上空密集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乌云。

国内抗日救亡运动和国际上的反法西斯运动也在蓬勃发展。毛泽东率领工红军已经快要到达陕北,即将进入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新阵地。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毛泽东《念奴娇·昆仑》赏析-第2张图片-非凡网

李可染《昆仑雪山图》 1965年作

解读分析

毛泽东在长征路上所写的诗词,没有一首不写到山。每一次写山,都以不同的特点体现了其最广阔的政治胸怀和最崇高的思想境界。《念奴娇·昆仑》这首词,表达了毛泽东领导工农红军将革命进行到底,消灭帝国主义,实现世界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

昆仑山蜿蜒二千五百公里,海拔七千七百一十九公尺,号称“中国的脊梁”。长征中,毛泽东带领红军从其中部岷山(大雪山)通过。词一开头毛泽东用“横空出世”四个字突显了昆仑山的无比然高大。昆仑山是庞大的原始的,粗犷的,“莽昆仑”一个“莽”学,把这些统统表现了出来。“阅尽人间春色”一人类千百万年的历史化,它都经历遍了。表明它是在有人类之前就在这儿了。词的开头三句,以出人意外的磅礴气势写绝了昆仑的山势无比高大和历史无比久远。

接着,毛泽东在词的上阕里,通过对昆仑山和我们民族的关系的描写,一层一层地引出了词的下阕——改造昆仑,改造旧中国,改造全世界的崇高理想。昆仑山特别的高,特別的大,终年积雪,就象三百万条“玉龙”在飞舞,搅的满天四下冷透了。一到夏天,雪开始溶化,水顺着江河流往海里。山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黄河流域是我们民族的发源地。昆仑山上积雪溶化成的水,灌满长江黄河,流过全国的大地,哺育了我们伟大的民族。“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是的,因为昆仑山的水源太丰富了。有时泛滥成灾给入民带来了无数苦难。中国几千年来受封建主义统治,近百年来帝国主义入侵,把中国变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会。正如毛主席所说:“中国虽然是ー个伟大的民族国家,虽然是一个地广人众、历史悠久而又富于革命传统和优秀遗产的国家。可是,中国自从脱离奴隶制度进到封建制度以后,其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就长期地处在发展迟缓的状态中。”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在现阶段的中国社会中,压迫和阻止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的原因”。

昆仑山对中国入民的“利”、“害”、“功”、“过”,他管过吗?“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是没有人评说、问过的。

“而今我谓昆仑”。这是一声转换时代的春雷。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产生了自己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特别是在长征途中,在具有伟大历史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一支无可阻挡的改造旧中国、改造旧世界的大力量形成了。毛泽东代表无产阶级向昆仑山发出号令“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要改造

昆仑山,毛泽东笔锋一转,一个宏伟的理想出现了:“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使整个地球上成为没有人剥削人,没有人压迫人的共产主义社会,使昆仑山为全世界人民造福,“环球同此凉热”,是“无产阶级不但要解放自己,而且要解放全人类”的伟大共产主义理想最充分的体现。当时,日本帝国主义正在侵路中国,中国人民正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红军还在长征路上艰苦奋战,毛泽东同志站得最高,看得最远,指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远景。抽出靠在天上的长剑,把昆仑裁成三截,一截给欧洲,一截送给美洲,一截给亚洲。这是由昆仑山的改造引起的一个宏伟的想象。它告诉我们,中国人民不但要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三座大山,解放自已的国家,而且还要和全世界人民一起,彻底埋葬整个帝国主义制度,进行世界革命,使全世界被压迫的人民和我们一样,同享共产主义的幸福。这也就是毛泽东在《昆仑》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思想。

标签: 念奴娇 昆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