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译文

非凡网 43 0

  《春望》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解】:

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

2、感时句:因感叹时事,见到花也会流泪。

3、浑:简直。

4、不胜簪:因头发短少,连簪子也插不上。

【韵译】: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评析】: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

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

  诗的

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

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

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

  ”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

流传千古之名言。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译:故国沦亡,空对着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中草木丛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译:感伤时局,见花开常常洒泪,怅恨别离,闻鸟鸣每每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译:愁看这漫天烽火,早又阳春三月,珍重那远方家信,漫道片纸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独立苍茫,无言搔首,白发稀疏,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山河依然存在,但京城已经沦陷了。长安城的春天到处草木荒深。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战火持续了三个月,一封家信这时候值得万两黄金。满头白发此时越挠越短,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住了。

  【原文】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背景】

公元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元月,京城长安沦陷。不久杜甫听到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报国心切,只身投奔灵武,不幸中途被叛军俘虏,解送到长安。

  所幸他还有一点行动自由,便来到街头放眼望去。本诗就是他在长安的所见所闻所感。诗中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伤时、思家的感情,充满爱国情怀。

【注释】

春望:在春天远望。

破:破败、破碎。

感时:感叹时局,即想起国家残破不全的景象。

烽火:指古代边疆遇到敌情用来报警而升起的烟火。在这里指战争。

抵:值。

搔:用手指轻抓。

浑欲:浑,简直。欲,要。

不胜:受不住、不能。

【参考译文1】

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

  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住了。

【参考译文2】

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zhidao。baidu。com 。

标签: 杜甫 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