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黑榜陆游与唐婉(1)一面墙上两首词的千古绝唱----《钗头凤》

非凡网 107 0

  body{background:url(}

.content{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COLOR:#000000; FONT-FAMILY:黑体; LINE-HEIGHT:30px; FONT-SIZE: 18px}

千古绝唱----《钗头凤》

文/绿洲遗老

红黑榜陆游与唐婉(1)一面墙上两首词的千古绝唱----《钗头凤》-第1张图片-非凡网

说起陆游与唐婉的故亊,可谓千古绝恋,千古悲情。

  陆游,字务观(其木生时,梦词人少游秦观,故名),自号放翁,生于宋徽宗赵佶宣和末年(公元1125年),卒于宋宁宗赵圹嘉定三年(1210年),享年八十有六。陆游自幼好学不倦,12岁即能诗文。他在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 受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陆游结婚颇早,20岁时与唐琬成亲。唐婉字蕙仙,生得月貌花容,慧质兰心。琴棋书画,无一不通;诗词歌赋,无所不晓。正所谓:至死未消兰气息,他生宜护玉精神。陆游年轻时风流倜傥,与美丽多情的唐琬结婚,彼此相爱笃深,琴瑟甚和。陆母是看在眼里而忧在心上,怕他长久地沉醉在温柔乡之中,将消磨陆游的上进之心,断送入仕之路。所以陆母让陆游休妻另娶。陆游本就是孝顺之人,迫于封建礼教,迫于母命难违,无可奈何地写了休书,把唐婉送归娘家。同年,陆游还于沈园中作《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另据陆游自己在晚年的诗作(《剑南诗稿》卷十四岁)离异的原因则是因为唐琬不孕,而遭婆母休逐。

  后来,陆游另娶王氏,唐婉也改嫁同郡赵士程。十年后,绍兴二十五年(1155)春天,三十一岁的陆游因仕途不顺,回家乡游玩。与唐氏及其后夫赵士程邂逅于绍兴城南禹迹寺附近的沈园。唐氏得后夫同意,遣人送酒馔致意,陆游感于前事,"怅然久之",遂题此词于沈园壁上。《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的《钗头凤》词,是一篇“风流千古”的佳作。此词写出陆游内心深切的眷恋相思之情和无尽的追悔悲怨。错!错一时,却错过了一个人,错过了一生。你看,美丽的春景依然,人却相思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红,湿透鲛绡。桃花早已凋零,池塘边上的楼阁也人去楼空。耳边虽然还响着相爱的誓言,可人儿又在何处?诗人以极度孤寂清的心境,将思恋,期盼,绝望,感伤,无奈,悔恨,千言万语,无限惆怅凝成了一句话:"莫,莫,莫"。后人感其深情,遂使墨迹受到保护,直到淳熙年间(1174-1189)这墙这词都还存在。

  "错,错,错","莫,莫,莫"可谓诗人泣血之语,如同几声闷鼓,连连敲打在人心上。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晁补之的外孙女的唐琬,其诗词造诣也是非见一般的。据传次年 唐婉再次来到沈园瞥见陆游的题词,不由感慨万千,于是也以血泪相和一首《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未几忧郁而卒(见《古今词统》卷十)。人说哀莫大于心死,离婚真是让人伤透了心。改嫁之人,心里话又能对谁言说?只有强颜欢笑,苦含泪花地捱,幸苦伤心地瞒,人生好难好难。自己的身体也-天不如一文,就像秋千索那样晃荡无凭。远方的角声传来,夜已经很深了,心中顿时生起无尽的寒意。这和词也让人不由不心生怜悯。

  可是,在封建礼教圧抑下的那个年代,改嫁之后还和前夫合下这样的词句,就算只是思想上的出轨,在当时也是世俗所能接受的。题上(世情薄)也就注定了琬儿不久于人世。同年秋,唐琬因愁怨郁郁而终。真是的,走了就走了吧,也许时光可以冲淡一切,没有爱情也能安然终老。可你为什么要回来呢?一怀愁绪,几年离索。你又何必再作什么《钗头凤》!说什么春如旧,人空瘦,桃花落,闲池阁。可这恰恰说明陆游深爱琬儿十年未曾有过丝毫变异,实在是-个性惰中人啊。这词也更令人觉得更加凄楚哀怨,如闻泣声,如见泪眼,人物音容,宛然在目。所以梁任公说“亘古男儿一放翁” ,为国赤胆,用情专一。

红黑榜陆游与唐婉(1)一面墙上两首词的千古绝唱----《钗头凤》-第2张图片-非凡网

红黑榜陆游与唐婉(1)一面墙上两首词的千古绝唱----《钗头凤》-第3张图片-非凡网

标签: 卜算子 咏梅 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