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人的评价来看应该是南渡之前
附后人评价
唐圭璋说李清照《如梦令》第一句云“常记溪亭日暮”“常”字显然为“尝”字之误。四部丛刊本《乐府雅词》原为抄本并非善本其误抄“尝”为“常”自是意中事幸亏宋陈景沂yí《全芳备祖》卷十一荷花门内引此词正作“尝记”可以纠正《乐府雅词》之误由此亦可知《全芳备祖》之可贵。
综观近日选本凡选清照此词者无不作“常记”试思常为经常尝为曾经作“常”必误无疑不知何以竟无人深思词意沿误作“常”以讹传讹贻误来学影响甚大。希望以后选清照此词者务必以《全芳备祖》为据改“常”作“尝”。 南宋时李清照的作品与前期相比变化较大表现出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表达了自己坚持民族气节的决心。
如《咏史》、《上枢密韩公诗》、《夏日绝句》等诗文的思想性都提高了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南渡后的词也与前期风格迥异变清丽明快为凄凉沉痛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如[菩萨蛮]、[蝶恋花]以及慢词[永遇乐]等寄托了强烈的故国之思。
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如[武陵春]、[声声慢]、[清平乐]等将亡国之痛与个人孤苦凄惨的生活晚景融为一体悲伤愁绪渲染极致可以说这是时代的苦难与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
标签: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