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识 | 乐来乱忧念,酒至歇忧心——品读鲍照酒诗

非凡网 47 0

鲍照,字明远,本上党人,南朝宋文学家,与北周庾信并称“鲍庾” ,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元嘉三大家”。在晋宋文学新旧变革过程中,鲍照继谢灵运之后,进一步继承并发扬自《诗经》以来中国古代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从鲍照现存的诗作中,处处可见其对酒的喜爱。其自言“灭志身世表,藏名琴酒间”;人生以有酒而知足:“但愿樽中九酝满,莫惜床头百个钱”;其饮酒以行乐:“随酒逐乐任意去,莫令名叹下黄垆”,“但令纵意存高,旨酒嘉肴相胥燕”;且饮酒以消忧:“乐来乱忧念,酒至歇忧心”,“洒酒荡忧颜,永念平生意”。可见,虽然生活困顿,但酒仍是鲍照快意人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酒识 | 乐来乱忧念,酒至歇忧心——品读鲍照酒诗-第1张图片-非凡网

梗概不平之气

南朝偏安一隅,生活环境狭小,士人多安于享受生活,少有积极进取的功业心,表现在酒诗的创作中,多描写山水风月,追求形式技巧,风格清丽卑弱。而鲍照酒诗继承汉魏风骨的文学传统,具有俊逸的艺术风格。与建安诗人相近,鲍照的酒诗中,充斥着梗概不平之气。

酒识 | 乐来乱忧念,酒至歇忧心——品读鲍照酒诗-第2张图片-非凡网

首先是现实不遇。鲍照虽“孤门贱生”,但自少时便拥有过人的才华,希冀凭依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在仕途上能有一番作为,以改变自己寒士的社会身份。而南朝宋时,也给了像鲍照这样的寒士进仕的机会,由于宋帝刘裕是武将出身,他需要通过笼络寒士以压制朝中的世家大族。但毕竟皇权的巩固需要世族的支持,所以皇室采取的是既打压又拉拢的政治策略,实际上寒士并不具有实权和相应的社会地位,故重用寒士只不过是一种政治假象。所以鲍照自“贡诗言志”为临川王刘义庆国侍郎后,一生沉沦下僚,有志不获骋,生活困乏。故其酒诗中流露的是对其现实不遇的无奈与悲概,如《拟行路难·其一》倾诉年华易逝,人生难遇的悲感: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拟古诗八首》其八回顾平生不遇遭际,充满无奈和哀伤:

“蜀汉多奇山,仰望与云平。

阴崖积夏雪,阳谷散秋荣。

朝朝见云归,夜夜闻猿鸣。

忧人本自悲,孤客易伤情。

临堂设樽酒,留酌思平生。

石以坚为性,君勿惭素诚。”

壮丽豪放之言

鲍照由于寒士的自由身份、孤独耿直的性格,其酒诗常抒发的抑郁不平之气,进而其酒诗既无“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的含蓄,也颇异于南朝公宴诗清雅的语言风格,多直出胸臆,作豪放之语,读来令人血脉喷张,酣畅淋漓。所以许彦周曾评其诗:“壮丽豪放,若决江河。” 如《代朗月行》:

“朗月出东山,照我绮窗前。

窗中多佳人,被服妖且妍。

靓妆坐帐里,当户弄清弦。

鬓夺卫女迅,体绝飞燕先。

为君歌一曲,当作朗月篇。

酒至颜自解,声和心亦宣。

千金何足重,所存意气间。”

全诗用白描手法,不加雕饰,词气壮丽,尤其最后一句“千金何足重,所存意气间”,豪爽之气飒然于笔端。再如《拟行路难》其四: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悲愤之情以豪语直言之,气势如虹,沈确士评其:“起手无端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

欣赏了鲍照风格俊逸的酒诗佳作,你的生活中又有哪些关于饮酒的美好瞬间呢?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小程序,点击下方“+”号,直接上传图片;或将作品直接发送至中国酒业协会邮箱chinasao@cada.cc进行投稿。“美酒美图”TOP10第二季,快来秀出你珍藏的美酒记忆!

酒识 | 乐来乱忧念,酒至歇忧心——品读鲍照酒诗-第3张图片-非凡网

标签: 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