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圣祖康熙: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第四位、清军入关之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
康熙帝少年英雄,十六岁时,就用智谋除掉了当时权倾一时、飞扬跋扈的大臣鳌拜,后为国家统一,又施行削藩政策,平定了吴三桂等三藩之乱。
在东北反击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确保了东北与沙俄边境的宁定。在西北亲征葛尔丹,最终剿平叛军。对内大胆任用汉臣,编修《康熙字典》,促进文化发展。
但他在文化上实行文字狱,制造了多起骇人听闻的抄家案,为而他的继任者雍正、乾隆开了个很坏的头。
史书上称他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甚至有学者称其为“千年一帝”。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帝崩于北京畅春园,享年六十八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清世宗雍正:爱新觉罗·胤禛。清朝第五位、清军入关之后第三位皇帝。年号雍正。
雍正帝在位期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控制的统治,在土司管理地区广泛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实行摊丁入亩,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并于雍正七年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的叛乱。他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
雍正十三年(1735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驾崩,终年58岁。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清高宗乾隆: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第六位、清军入关之后第四位皇帝, 年号乾隆。
乾隆帝在文治上,重视社会的稳定,曾经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人口大幅增长。在武功上,平定准格尔和大小和卓叛乱,反击廓尔喀入侵,恢复了台湾的稳定,捍卫了国家主权完整。
但乾隆时期更加严格地施行闭关锁国政策,在西方国家工业革命时期,盲目自大,使中国全面落后西方,对后来清朝走下坡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乾隆六十年,以不能超过祖父康熙为理由,禅位于嘉庆,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卒于嘉庆四年正月,时年八十八岁。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仅次于其祖父清圣祖康熙帝)、年寿最高的皇帝。庙号世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标签: 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