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满清入关不止区区几万兵马。应该讲入关时出动了满八旗、蒙八旗和汉八旗主力部队,全部投入了山海关大战。再加辽东、辽西投降改编的明军做为预备队,总共参加作战的兵员至少十几万大军。不是显示他们强大,而是真正的很强大、强盛。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夺取中原是靠实力一说话!
一、满八旗的实力不容小觑。公元1601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着手整顿已渐统一的女真各部落编制。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初置黄、白、红、蓝四色旗,编成四旗。公元1615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八旗之制正式确立。
从 那时候起,满八旗从人数上讲,300人为一牛录,五牛录即1500人为一甲喇,五甲喇即7500人为一固山,即为一旗。由此算来,八旗军队总兵力应该在六万左右。总人数虽然不算多,但这可是一支盔甲铮亮、弯刀锋利,能开弓射程达120步硬弓的骑兵部队。对于缺乏骑兵的明朝汉族政权来说,满洲八旗军绝对算得上是一支威慑力、战斗力很强的攻击力量。除此之外,到了清太宗皇太极时期,还设立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后两者的人数总和与满八旗相当也在6万人左右。因此,即便除去盛京的少数留守部队,跟随睿亲王多尔衮入关的清军总数在十万以上是准确的。这还不算收编的投降明军包括吴三桂所属三万多关宁军铁骑。
二、在辽东、辽西双方战力作战的状况,明军一直被八旗军吊打。 回顾努尔哈赤时期的萨尔浒之战,我们可以了解满洲八旗的战斗力如何!六万满洲八旗军击败并全歼了十一万明军主力。上至指挥使、提督下至尉官,大部分被活捉或被杀。
再看皇太极时期的松锦大战,十万满蒙汉八旗军全歼了十三万明军。上至指挥使下至士兵,大部分投降。当时包括满、蒙、汉八旗在内的清军战斗力在东北亚称雄一时,八旗军的骑兵部队之强悍由此可见一斑。
明朝在万历、天启、崇祯三朝,集明朝全国之主力部队尚且不能有效抵抗清军,更何况是明亡后的地方割据势力吴三桂,在缺乏后勤保障的任何战争中,没有胜算的可能性。
三、骑兵在平原上和丘岭地区,步兵没有胜算的可能性。
在冷兵器时代,如果没有威力巨大、部署灵活的先进热兵器抵御骑兵的冲锋,步兵为主的明军只能是被大量屠杀。事实证明,分布各地的李自成大顺政权、张献忠大西政权和南明小朝廷等军事集团,先后被八旗军各个击破消灭,顺治中期清朝的统治地位就已经基本稳固了。(图片来自网络不便联删除)
标签: 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