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名才子的相思诗,字字泣血,直面灵魂,才比纳兰,堪称经典

非凡网 49 0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作为千古名句,很多人都知道,但它的作者黄景仁却又是那样鲜为人知。

黄景仁,字汉镛,一字仲则,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后裔,他是清代所谓“康乾盛世”时一颗如流星般划过的诗坛奇才。

不知名才子的相思诗,字字泣血,直面灵魂,才比纳兰,堪称经典-第1张图片-非凡网

通常说,诗词到了明清,已经走向没落。尤其清代,在文字狱的白色恐怖高压下,文人们噤若寒蝉,写文章都是畏手畏脚,不敢直面心灵。但也是在这个时期,前有纳兰容若,后又黄景仁,可谓是“词人中的词人,诗人中的诗人”。他们的作品声声带泪,字字泣血,直面灵魂,堪称是那个时代最独特的诗词创作。

相比于纳兰容若的“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有谁知”那样被推崇,才情与纳兰公子相当的黄景仁则显得太默默无闻了。

黄景仁是常州武进人,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35岁便结束了贫病交加的一生。他8次乡试不中,不得已投身幕府,以此谋生。他性格孤傲又心性纯真,不肯向污浊的现实低头,虽然生活在所谓的“盛世”年代,依然举步维艰,最终在饥寒交迫中凄然陨落。

不知名才子的相思诗,字字泣血,直面灵魂,才比纳兰,堪称经典-第2张图片-非凡网

在黄景仁的诗中,有两大不能承受之重——一个是命运的不堪,还有一个就是初恋的经历。

7岁时求学,曾经寄居在姑妈家,与15岁的表妹产生了爱恋情感。他们情投意合,海誓山盟,私自定下了百年之约。后来他要去应举,离别时写下了:“别无相赠言,沉吟背灯立。半晌不抬头,罗衣泪沾湿”的诗句。没想到此次一别,竟是永诀。分别后,姑妈家迫于生活压力,先送表妹去杭州做歌妓,后又许嫁他人。无奈的黄景仁只能用自己深情的笔,怀念他们曾经的往昔岁月。也只有经历过情爱伤痛,至情至性如黄景仁这样的人,才能写出如此缠绵悱恻,如此感人至深的诗篇。

黄景仁26岁时,去安徽做客,听闻表妹已为人妇,并育有一子,伤怀之余,模仿李商隐的《无题》,写下了16首《绮怀》诗,最出名的就是第15首,也是世所公认的对应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的那首。

不知名才子的相思诗,字字泣血,直面灵魂,才比纳兰,堪称经典-第3张图片-非凡网

《绮怀》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蚕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未曾消。

“绮怀”本意是美丽的情怀,但对于黄景仁来说,这种美丽则是爱情失落后的绝望。

不知名才子的相思诗,字字泣血,直面灵魂,才比纳兰,堪称经典-第4张图片-非凡网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曾经我坐在花下吹箫,你坐在花下听箫。而如今我依然还在,依然箫声如旧,可当年听箫的你又在何方?那红墙背后的你呀,虽然近在咫尺,却又如那银汉迢迢,远在天涯。我的这片伤心,你可知道?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这是最为后世称颂的一联,恰如李商隐的“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今夜已非昨夜,昨夜的星辰,记录着花下吹箫的温馨往事,而今夜的星辰之下,唯有我孑然独立,只有我一个伤心的人。这种星辰下的昨夜、今夜之比是多么令人悲叹啊!

不知名才子的相思诗,字字泣血,直面灵魂,才比纳兰,堪称经典-第5张图片-非凡网

“缠绵思尽抽蚕茧,宛转心伤剥后蕉”。这前一句对应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后一句对应李商隐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虽然用到的是同样的意象,李商隐写的深幽难寻,黄景仁却写的婉转明白。

春蚕吐丝,将自己重重包裹,就如多情的他,用重重思念将自己包围。而蚕丝吐尽结茧,就像蜡烛泪尽成灰一样,自然是人世间最为绝望的结局了。“思”和“心”都是谐音,都是借春蚕和芭蕉而言,那是不尽的情思与忧伤。

不知名才子的相思诗,字字泣血,直面灵魂,才比纳兰,堪称经典-第6张图片-非凡网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未曾消”。

在你三五年华的时候,我们在多少个三五月圆之夜,花下吹箫饮酒。如今,那时的美酒在今夜早已变成苦涩的酒,而这种苦涩将会永远的伴随着他,永远不会消除。

他无法不思念,无法从思念中走出,他沉浸在思念的绝望中,全诗也因为这种绝望而更加凄婉动人。

不知名才子的相思诗,字字泣血,直面灵魂,才比纳兰,堪称经典-第7张图片-非凡网

《绮怀》是黄景仁不朽的名作,也是文学批评一个绝好的范例。谁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黄景仁对李商隐《无题》诗的因袭与改造,为后世提供了一个理解古典诗歌互文性的经典文本。

标签: 无相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