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一日千年梦

非凡网 36 0

  江陵一日千年梦

  ——古城墙遐思

      刘愚

江陵一日千年梦-第1张图片-非凡网

   〇缘起攀缘

        “境界现前时,如何”?是著名和尚教辅书《五灯会元》著名的公案。

       人性之恒常,一个地方呆久了,生命系统封闭,“境界”不现前,就饱食终日,就麻木不仁,就自我蒙蔽,就面目越来越猥琐。像我的“男闺蜜”胡洋洋就是此中行走的广告牌。我努力比他稍微好一点。

       我常将改善的希望寄托在到处走走看看。跳来跳去作脚印的拼图,可以在刹那间洗心革面,生活样式得以短暂改造,俨然天地清明屌丝贵气。有时侥幸面对有着厚重知感的人文山川、故国城廓,在遐想中鹊桥俯视人世微波,风景就是提示,观照即为自省,重新有了时间和空间的格局,重新有了对于物的亲切,重新有了对于人的温意,一切仿佛空山新雨后。这是生命经验的重塑。

       境界现前时如何?就酱紫。凡圣交界处总还要寻个落脚。此落脚可以是方位实指。不然,“赵州八十老翁犹行脚”,“行脚”干嘛?赵州大师明明白白,是驴友悟道,是装逼成圣,走走看看,升华世情,转归道缘,活脱脱的生命风光。

江陵一日千年梦-第2张图片-非凡网

  〇江陵往事

       今天随意到了荆州,即古江陵。凌晨才突萌来意,到了车站才匆匆买票。却像是刻意的装作无意。

       荆州是初到,但又岂止只是不陌生。中学时代,读到王船山《读通鉴论》选集,翻阅至“梁元帝江陵焚书”节,铿锵优美的文字,混着青春期的激昂情绪,最有感慨,一度能背。“江陵陷,元帝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或问之”,文章与江陵,装载着我少年时代浪漫而略近颓废的历史想象。

       和“国际大都市”武汉比起来,荆州现在是破落了。但是论过去的“阔”,武汉可啥niao都不是。荆州一度是“中原正朔”,是“王天下”的标榜。“自東晋之违难,寓礼乐於江湘”,这是梁元帝赏识的重臣颜之推死前写下的回忆录《观我生赋》章句。一点不煽情,荆州在历史上,确是中原流寓士人百姓的后花园。南朝永嘉之乱,荆州成为生死与之的避难所。在过去的诗文中,我们知道,这里曾在那数十年里,是中国文化最有美感的地方,是最具优雅生活态度的所在。胡人乱华,国破家亡,“华夷之辨”就是政治最正确,就是转型最正义,那种固有的最具标识的文化美感和精神情调也就得到了最夸张的强调。谓予不信?可以翻翻徐陵所编《玉台新咏》里的“西洲曲”来印证。真的,那么美的地方,那么雅致的群体,生活闲适,风景不殊,女孩子可以纷纷在河边洗发,每家每户都设着佛坛,前庭华堂,春秋蒸尝,惶惶不安中不消停显摆着最后的骄傲,最后的礼乐风景。

江陵一日千年梦-第3张图片-非凡网

       荆州很快被破。江陵瓦解,即逢丧乱,梁元帝萧绎那么富有才情,城破时一边哭,一边将辛苦汇聚的标榜着“文明渊薮”的数十万卷藏书一页页焚烧,江陵“阖城老幼被虏入关”。人散落,泪散落,歌声散落,荆州从此废墟,慢慢退出中国人的历史文化记忆。 

       我当然也不想幼稚,为了意淫的需要,无端抒情的需要,忘记了历史感和全面观。我当然也明白,从所谓“长时段历史观”来看,南朝时代、南朝人物未必代表着“善”,他们的消亡,也未尝不是好事。比如,假设我能访问当时的某个贫苦百姓,我并不能确认他会如何评述那些我所礼赞的风雅贵族,带着怎么的心情议论南朝的崩溃。

       但我依然不能无感,不能忘情。江陵的破城,是一个文明的沦陷,按日本人宫崎市定的说法,是古典中国贵族体制和文化结构全面崩盘的惨酷预演;南朝人物写下的那些诗文,浸透着人本身最深切的哀伤与生命最深苦的无助。情绪的共振,最敏感,也最持久,最虚幻,也最如实。

江陵一日千年梦-第4张图片-非凡网

   〇古墙幽思

       荆州于今,论风景几一无可观。我来荆州。也就感受下古城墙。

       超越的孤独本身就是一种生命的美感。这是我对荆州古城墙开章明义最基本的评价。话是文绉绉的,有着我一贯的话语矫情,但我也想不出其它的感觉去表述它的存在。它孤零零的站在那里,万砖数瓦没有粉饰,人迹少见,古道寥落,稀疏的枝叶,漫漶的清烟,衬托着柔和的光线,朴实中透着庄重,苍凉中显出智慧,不能不说有一种无言静穆的震撼,就像在凡庸的生活中突遇看透人世假相、尽纳世间虚实的长者。这是史的观照,诗的感叹。我觉得它美。

      每个人看风景,或许都有他所学、所历与情性的引导。但风景问题,本身没有好无不好,只能用受用不受用、应机不应机来检验。像丽江,我只觉赤裸裸做作的过分;清晨逛菜市场,人拥我挤叫卖声声中,却有着真实庸俗的美好知感。

      风景可能是生命公案。古城墙,拆散了就是万块泥砖,汇聚起来就是历史的吉光片羽,是文明风景的块垒孑遗。我当然不可能看出什么门道,就是意图感受。倘没啥感受,也是散步散心,有益身心。我抱着这样心情。

江陵一日千年梦-第5张图片-非凡网

       风景也可能给是自我关照和自我安顿的碑记。中国的古代建筑有着艺术的美感。古城墙是简朴至极的艺术、历史之美。这种美感简洁有力量,秩序有意境,围绕起来的是生命空间。薄幸文人胡兰成有篇文章说,中国的东西都是力求与生命相连,造型惟求其简,而行之可以无穷,可生出数来,生出理来。胡兰成人下作,话高明。这种生命的空间美感你的生命经验越强,被触动的也会越深。

       阳光下四山森然。坐城墙下,实际懒得走。我宜乱来,宜意淫,宜装逼,宜散漫,却不擅走路,也所谓看与不看。实际也不大需要。风景不过就是光和影,看的再多,也看不完,也留不住。历史的想象只需氛围的感染,环境的紓泄。我努力想象着这里过往南朝时达的居宅、衣裳、音乐、文章、制器、人物,使得它们一一现于眼前,仿佛还存活于现代世界和当下尘世的生活场域里,临水照影,有着久违的相知相感相哀。他(她)们不是只配活着书籍中的历史人物,她们也是血肉之躯,情感之躯,只不过比我早生。我按着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的提示,约莫找到了当年梁元帝亡国前夜痛哭的文德殿所在,仿佛歌哭依然声闻在耳。乱世中再不堪的生命都忍辱活着,再风雅的缙绅士人都曾在眼角这片泥潭中挣扎,死生催逼,刹那生灭,一切此间所见所想的物形、物象、物意,都必历经沉浮、兴亡、劫毁,还有色空。衡量超出想象边界的历史灾难,想佛教说的一念三千,一念八万四千烦恼,真可能都是虚妄的粘附,真可能都会是戏论。观世如史,能使人哀矜而勿喜,苟得其情,能平和的看待自身的遭际不平,况放开来讲,世界本来无一物,文明只是生于一觉,思古至了无与有之际,历史何妨添油加醋熬作心灵鸡汤。回到个体感受,此刻,古城墙边,艳阳璀璨夺目,无心的看着古道旁的地土与青草,此刻只觉什么都好,什么都动人。近日,“家大人”身体有恙,我常念记中恍惚,此际氛围感染,努力去体悟历史和生命本就是无穷无尽续续相接的苦难真相,对比南朝乱世人间,只觉自身何其有幸,就略释。

江陵一日千年梦-第6张图片-非凡网

       只是单看到美,这样的信息传达又显然过分的单一扁平,还玩味残忍。南朝的江陵也好,劫遗的古城墙也好,都美的还不够完美。就说城墙,一般人自然固然会感慨于它如何雄伟巍然,但是有历史知感的人大概也都会体察到,它的信息蕴含绝非只是一个雄伟所能概括——它雄伟的背后必定依附着巨大的牺牲,巨大的不人道,是赋税,是徭役,是苦工,是血泪,是万千生命无可奈何,是无数家庭倚门倚闾,是那些个年代太多的生命被压制被奴役换来的。这是我作为一个现代人,在城下仰望时的解读。没法只在风景陶然中只想到它的好。看历史,看风景,看人物,态度还是要大方,要开豁。欣赏它的美,同时买珠还椟,语气平和的说点真话,恩怨分明。

江陵一日千年梦-第7张图片-非凡网

  〇不如归去    

      很多景致,如丽江,如凤凰,我也承认,美则美矣,可我不喜欢。云胡不喜,因为坐标不够大。没有风光,没有沉痛,没有超越。

      我终究还是喜欢故国山川、历史人物的风流蕴藉与苍茫美感。

      这种经由历史时空的起落所营建的美感,最容易观照到自身的生命定位,体察到自身的精神坐标。日照古今,其中反复交杂的物起物落,缘起缘灭,也最能升华生命的情绪,产生谛观和悲悯,在苍茫之感中发现历史人物的多情,历史人物的荷担。这是一种大情,是美的极致。

      日本电影《寻找千利休》里,茶圣千利休为“美”而活。一室廓然,寸光如豆,迟迟疑疑的注水,悠悠肃肃的品茶,将茶杯摩挲着从怀中探出徐徐打开,此间美感,都很动人。美到极致,是对一切事物温情。

       是,欣赏美,这种温情,是生命的化开与观照,是谛观有情众生,是体味人间的怅惘与萧索,也是生活高压中的自我怀柔。想我自己少年时代,总刻意不落俗套,脑子难免有问题,总视天下女子为庸俗脂粉,及至生命半途,却发觉街上来往无一不是美女,方知自己老矣,但也庆幸自身的生命有了观照和温意的气息,看人看物,稍回到了平常,稍有了美的善感。

       在江陵一日,流风余韵的南朝想象是美的。千古如一夜的古城墙是美的。我亦将此视为生命对美应有的观照和温意,是尽全力的拖迟精神生命的萎顿之路。

    江陵一日是千年梦。

  ​QQ:519309005.有酬软文写敬请联系。

标签: 千里江陵一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