俎,古代祭器,设宴时陈置牲口的礼器,木制漆饰,如同有足的案。案,也很古老。有两种三用:读书、写字、作画用的是一种狭长的高脚案,称为书案,也用来办公,谓之“公案”;商铺的货架,如肉案,饭店的红案、白案、案板;还一种是古时进食用的短足木盘。或曰:“有脚的托盘”。
《订伪杂录》说,案,食器也;《史记》说:“持案进食甚恭”。《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使过冀,见翼缺耨,其妇馌之。” “馌”,即是用案去送饭。历史上称颂夫妇和睦,相敬如宾,为“举案齐眉”,故事中所举的就是这种“案”。《后汉书•梁鸿传》有专述:梁鸿(东汉人,《五噫之歌》作者)“为人赁舂(为人家做捣米的雇工),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双手将装饭食的案盘举得很高,表示相敬。后来,“几”与“案”的统称,泛指“桌子”。《世说新语•雅量》记述:“欲与主薄周旋,无为知人几案间事。”这“几案间事”,就是指在办公桌上处理公文,或指官场纠葛、笔墨官司。当时把业务能力强、学识水平高、有才干的人叫“有几案才”,或叫擅长“几案”。
《魏书•李宝传》说:“有几案才,起家司空行参军”;《邢昕传》还有:“既有才藻,兼长几案”的记述。
标签: 酉阳杂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