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是清代王永彬的儒家通俗读物,与洪应明的《菜根谭》,陈继儒的《小窗幽记》共称为“处世三大奇书”。
今天简要谈谈该书的一些思想:
1.一生快活皆庸福,万种艰辛出伟人
一生快快乐乐只是平凡的福分,历经千辛万苦才能成就一个伟大的人。
要出人头地,就要超过别人,就要竞争,势必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选择怎样的人生,完全在于自己,不是说“轻松自在”的生活就不对。
这只是一种人生的选择。
选择平庸,目标合理,那么生活相对而言,逍遥自在。
要千秋万代,功成名就,成为秦皇汉武这样的伟人,那一路上的艰辛,身上的压力,势必比别人付出更多。
所以你的决策,你的目标,决定了你的人生之路,并没有好坏之分。
2.生资虽少智慧,而虑事精详,即是能人
天资虽然没有非凡智慧,但只要考虑事情精细周密,就算得上是能人。
有些人天生并不聪明,但做人做事很谨慎。
不依靠天上掉馅饼,不依靠炒股票发财,风险大的事儿完全不碰。
人生没有太多大起大落,纵然没有升官发财,但平平安安一辈子,活得很长寿,也是一种成功幸福的人生。
3.门户之衰,总由于子孙之骄惰
一个家庭的败落,总是因为子孙们的骄傲与懒惰。
可见骄傲和懒惰的习性不仅仅害己,还连累人。
一旦骄傲,看不起别人,普通事情不愿干,重要事情没能力干。
高不成低不就,就容易混日子,结果可想而知,必然落魄潦倒。
懒惰和轻松自在可是不同概念。
要养家糊口,要吃饭,要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当然不能闲在家里,啥事儿不做,又妄想着能凭空有收入,这绝对是行不通的。
韩非子《守株待兔》: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也被后人所耻笑。
追求清静无为的佛教也鼓励人应该进取,应该精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个人优势,在属于自己的领域取得成就。
4.圣经贤传,乃古今命脉所系,人物悉赖以裁成
圣贤的经传,都是从古至今维系社会的命脉,很多杰出人物都是在这些经典的指导下成长起来的。
翻阅经典的书籍,能够掌握正确的“为人处世”之法,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看书重要,看正确的书籍更为重要,这就要求回避一些产生怨气,消极,神神叨叨的言论。
5.饱暖人所共羡,然使享一生饱暖,而气昏志惰,岂足有为
吃饭过饱不是好事儿;在酒店大快朵颐之后,哈欠连天,都有一种感觉,吃饱了想睡觉。
如果图肠胃舒服,为五脏六腑着想,就不应该贪恋美食,少吃一点。
时间和精力沉迷于吃饭喝酒,就更没意思了。
网上查网红店,大老远赶到一个地方去吃顿饭,可能外面还刮着风下着雨。
到了门口,又见排着长长的队伍,进去了再等着上菜,然后扫一下几百元就没了。
吃两个包子就能解决的事儿,搞得忒麻烦。
6.暗昧处见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
人在昏暗不明的环境里,如果还能看到光明的一面,心境才会像阳光普照般宽阔明亮。
人生碰到挫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哪户人家没有一点不如意的事情,哪户人家没有生老病死。
面对任何情况,绝不要自暴自弃,要始终看到光明面,始终用积极正面的语言和自己对话,和别人沟通。
7.善是吉星,恶是凶星,推命者岂必因五行而定
善良是吉星,恶毒是凶星,算命的人又何必一定要按照五行规律来断定吉凶。
吉凶不是依靠迷信推算出来的,不要因为大脑中毫无根据地妄想,求神拜佛 ,以为这样就能够得到吉祥,规避灾祸。
其实很简单,心地善良的人,乐于帮助他人,与人结善缘往往道路更为顺畅,虽然也会经历一些挫折,但往往能够逢凶化吉;而为人恶毒,得罪他人,勾心斗角,势必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不远将来埋下祸根。
从心情愉悦角度来讲,一旦有了恶念,内心立马就不舒服了,就变得沉重了,实在是得不偿失。
大方广佛华严经: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一旦有了负面的思维,一旦怒火烧心,一个恶念带出一串恶念,越想越火,层出不穷,没完没了了。
王永彬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聊聊八卦,聊聊人生,与亲朋好友畅谈人生的温馨美好情境。
《围炉夜话》主要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勤俭等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
标签: 围炉夜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