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这世间,有人因为身逢喜事而庆幸,也有人因为身逢落魄而沮丧,每个人都会因为自己身处的境遇和当下所经历的事情而产生相应的情绪。
然而,人生的好与坏不是当下的阶段或者几件事情能够决定的,人生三穷三富活到老,人这一生是起起伏伏不断转换的。
一个当下身逢喜事的人,未必会在下一刻能够保持幸运,而一个身处落魄之处的人,也未必会在下一刻不遇到惊喜。
然而,在这好与坏的境遇转换中,则潜藏着一些“隐形”因素主导着一切事态变换,这个因素就是:德性。
《围炉夜话》之中有一句话叫:
德泽太薄,家有好事,未必是好事,得意者何可自矜?天道最公,人能苦心,断不负苦心,为善者须当自信。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自身的品德不高,恩泽不厚,即便家里面有好事降临也未必是好事,而那些得意的人哪里可以自以为是呢?上天也是公平的,人如果劳心劳力,一定不会白费,所以做好事的人要尤其自信。
在人生好与坏的境遇转换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德行”。
一个有德行的人即便当下落魄,未来也会有一个好的转换,而无德的人即便现在得意风光,但是当下的得意反而会变成未来的灾祸。
因为当下的得意会助长了他失德的那一面,比如一个人擅长用狡诈的手段为自己获取利益,那么当他用这样的方式侥幸达到目的时,就会觉得这种方式是对的,此时自己内心会形成一个畸形的价值观。
但是“举头三尺有神明”,一个人背离常道的行为怎么能够长久呢,所以对这样的人来说,他未来一定会因为德行缺失而走向落魄,而到他人生走向落魄时,他所经历的灾难一定是巨大的,所以当初的得意反而是给他的未来埋下了祸患的根源。
就像《道德经》之中所说的: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天道的网眼虽然稀疏,但是不会有任何遗失,所有违背道的终将受到惩罚,而所有符合道的必然能收获良好的结果。
二、这个世上最糟糕的是这样一种人,叫做“贪利而轻德”。
《易经》之中有一句话叫做:“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行是一个人品行沉淀之后积攒下来的福报,你人生所有的名利,都应该是和德行相匹配,和自己的态度相吻合的产物,这样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否则在自身没有厚德的情况下,所有的物质都会成为未来压倒骆驼的稻草。
就像清朝重臣和珅一样,和珅最初为官的时候精明强干,非常聪明且有智谋的一个人,所以乾隆皇帝对其宠信有加,还把自己的幼女十公主嫁给和珅的大儿子丰绅殷德。
让和珅不仅把握住权力,而且也成为了皇亲国戚,有着非常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因如此,和珅在贪欲的蛊惑下,开始大行其道,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设大小银行等等,当时他的人生可谓是一顺百顺。
但是非常遗憾,到了和珅晚年的时候,嘉庆帝继位不久,就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并收敛所有财产,而和珅也被赐白绫自尽。
德能养财,但是财不能养德,甚至还会毁了人生。
一个人无论在身居低位还是位居高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修养自身的德行,让德行大于自己的所得的名利,才能让自己在未来的状态中始终处于有利的位置,更能避免因为自己的“利大于德”而招来灾祸。
虽然说人生前途未卜,天理变数不定,但是无论怎么改变,世事都是存在着核心因素与固有规律的,那就是德行对人生的作用。
重视道德修养,心怀善念之人,必定能够左右逢源;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努力,必然能够劳有所获,这就是因果,只要能够诚心修德,诚意为善,那这个世界有什么理由不给你想要的期望呢。
即便年轻的时候颇为不顺,没有相应的收获,也不要心急,只要能兢兢业业,修善养德,人生终将开花结果。
作者|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标签: 围炉夜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