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读唐诗:《古朗月行》李白幼稚的幻想、不惑的忧心

非凡网 52 0

原诗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陪孩子读唐诗:《古朗月行》李白幼稚的幻想、不惑的忧心-第1张图片-非凡网

【译】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神仙在瑶台使用的明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徐徐地垂下了两只脚,桂树圆圆的树冠枝繁叶茂。

白兔捣成的仙药,请问这仙药是给谁吃的呢?

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月亮已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还走开吧。

心怀忧虑又不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陪孩子读唐诗:《古朗月行》李白幼稚的幻想、不惑的忧心-第2张图片-非凡网

【词解】

瑶台:古人想象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仙人垂两足:当月亮刚升起之时,会先看见仙人的两脚。

团团:桂树繁枝叶茂圆圆的样子

蟾蜍蚀圆影: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着一幅“东汉蟾蜍月食图”,蟾蜍四足伸展,呈向上爬行状,每爪三指,颜色为紫色上饰以黑、红斑点。此处的蟾蜍蚀月代表着权臣啃食着唐王朝。

阴精:《史记·天官书》:“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精也。” 阴精也指月。月亦指着唐王朝。

沦惑:沉沦迷惑

去去:远去

凄怆:悲愁伤感

【赏析故事】陪孩子读唐诗:《古朗月行》李白幼稚的幻想、不惑的忧心-第3张图片-非凡网

唐玄宗天宝末年,安史之乱前夕。今晚月光暗淡,李白独饮些许清酒,徘徊在自家庭院。抑望夜空,月亮弯弯,恰是残月低帘挂玉弓。李白忽然想起了小时候,抬头看天上的月亮时,常常认为是白玉盘高高挂在天上。那时月光明亮,飞翔在青云上,心中幻想那是神仙居住之地。月亮刚刚升起,细细观赏,似乎看到了仙人垂着双脚,想必是吴刚砍树累了,斜坐在桂树下休息。这棵桂树经过了多年的砍伐,依然安然无恙,枝繁叶茂。桂树下还有洁白的玉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做成蛤蟆丸,听说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不知谁能享受此等仙药?

陪孩子读唐诗:《古朗月行》李白幼稚的幻想、不惑的忧心-第4张图片-非凡网

樽前月下,李白不禁遥想起当年受诏翰林供奉。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唐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十分钦慕,立即召李白进宫。李白进宫朝见时,玄宗亲自步行迎接,“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玄宗向李白问及当世之事,已过不惑之年的李白,凭借多年的世间生活观察和满腹经纶,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玄宗十分满意,大为赞赏。随即封李白为翰林供奉,专门给皇上写诗以供娱乐,常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次有宴会或郊游,必带上李白,随性赋诗,并记史流传,以至后人能欣赏到李白诸多诗文。李白受到玄宗如此宠信,宦官见了既羡慕又深怀嫉恨之心。

陪孩子读唐诗:《古朗月行》李白幼稚的幻想、不惑的忧心-第5张图片-非凡网

好景不长,到了次年春天,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宫中饮酒赏花,便想到了李白,速召李白前来赋诗。可此时李白在酒家之中已喝得烂醉,旁边人随便给他洗漱清醒下便送到了皇宫。玄宗看李白衣服破烂,赐给李白衣物,让他先把衣物换下。李白因醉酒无法更换,叫唤了高力士帮他把靴子脱了。高力士是当时玄宗宠信的宦官,权力很大,皇帝的奏事都要经过他的手,文武百官尚且巴结他,此种侮辱令他很愤怒,怀恨于心。高力士便常在玄宗和杨贵妃面前,谗谤李白,导致李白被贬谪。

陪孩子读唐诗:《古朗月行》李白幼稚的幻想、不惑的忧心-第6张图片-非凡网

如今,李白看着苍茫中的残月,望向远方的皇宫。此时唐玄宗已是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李白是多么希望有位英雄能像后羿那样站出来,解救这场即将发生的浩劫。面对朝延如此迷惑不清,李白恨力不能,想远远离去,又不忍一走了之,内心矛盾重重,忧心如焚。

标签: 古朗月行 唐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