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又下雨了,雨不大,稀稀拉拉的,在雨天睡起觉来很是舒服,下雨天我的心情会出奇的平淡,有个词语叫恬然,好像就是这感觉,很nice。
倒不知为啥,早上很早就醒来了,随心所欲地打了几个滚,突然觉得自己的床好大啊,嘿嘿嘿。
起床、洗脸、刷牙、喝一杯水,上班去。路面上湿湿的,空气很清新,但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无意间却听到了蝉的叫声,这可是今年头一次听到啊,比较兴奋的说。
来到公司,赶紧打开电脑,开始google蝉的资料,嘿嘿,还真不少呢,给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啦——
蝉属于同翅目,蝉科。世界已知有3000余种,我国已知种类有120种之多,常见的蝉有:蟪蛄、蚱蝉、寒蝉、鸣鸣蝉、红蝉(药用中文名为红娘子)等。为不完全变态类昆虫。
蝉的幼虫生活在地下,老熟时用前足扒开一个通道,上升到地面,傍晚时分钻出洞来,爬到植物茎、篱笆、墙壁或石块上,用6条腿抓牢,静止半小时左右,从胸部背面裂开一条缝,依靠体内的血液冲涨和肌肉的收缩,便脱出原来若虫期的旧壳,变成一只长着透明翅膀的成虫:蝉。这个过程就叫做“金蝉脱壳”,嘿嘿。
刚脱壳的蝉,体色白嫩,四翅蜷缩,过一小时左右,逐渐由白变黄,再进一步变为黑褐色,但前后四翅始终保持洁白晶亮,只有纤细的黑色翅脉点缀其中,显得更加精致。所谓“功薄蝉翼”,嘿嘿。
蝉的成虫寿命并不长,一般为20天左右,雄虫交配后不久即死亡。雌虫还继续取食,补充营养,以便使卵巢中的卵粒发育成型,再选择适宜树木的枝条,把卵产下,完成繁殖儿女的重任后,才从容死去。有个成语叫什么,“噤若寒蝉”,嘿嘿。
蝉是大自然的音乐家。蝉的鸣叫声既不是用嘴,也不是用嗓,而是用翅后空腹里的一对似钹般的“乐器”发出的。蝉鸣,是它的求偶手段,标志着它要举行“婚礼”了。会鸣的都是雄蝉,而雌蝉都是“哑巴”,但雌蝉有专门听雄蝉声音的“耳朵”。
蝉生活在树上,它有一个针一样的“长嘴”,能插入树枝吮啄汁液。而且,雌蝉在产卵时还要划开树皮,损伤树木。夏天,常可以看到柳、杨、榆等碧绿的树冠上,出现一蓬蓬蜡黄的枯枝,这就是蝉的所为。而卵孵化出幼虫,落到地面,钻入土中靠吃树的嫩根生活好几年。到春暖花开时,蝉的幼虫才爬上树干脱壳而去,渐渐老熟,变为成蝉,爬到树梢上去。
四年黑暗的苦工(也有说十七年的),一月日光中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它掘土四年,方可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与飞鸟可以匹敌的翅膀,在温暖的日光中沐浴着。那种钹的声音能高到足以歌颂它的快乐,如此难得,而又如此短暂。四年蛰伏,换来一个月左右的成虫生命,叫它如何不拼命大声歌唱呢?
蝉是著名的观赏昆虫,蝉蜕是有用的中药。
咏蝉诗
◎ 李商隐 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 虞世南 咏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骆宾王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 捕蝉之道
孔子到楚国去,路过一处大道,两旁绿柳成阴。看见一位驼背老人,在柳中黏蝉,只见他手持长竿,对准目标,轻轻一触,即获取一只,比探囊取物还容易。
孔子颇为稀奇,上前问道:“你的技术真高明,能否说说固中道理?”
“噢﹗先生,这是没有高深学问的。
先说说我练习捕蝉的过程,我在五六月间,蝉尚未出世时,便把泥巴搓成一颗颗丸子,拿在竿头上,用手迭起来;若能两颗重叠不坠,捕蝉时便很少失手,三颗重叠不坠,便十拿九稳了。这是我练习稳定的工夫。
再说我捕蝉时的专心致志吧,我在对准目标的时候,身子真好像一根木桩,手臂便是上面的树枝;这时,虽有天地之大,万物之多,我的两眼只见到蝉的双翅,其它一无所知。”
嘿嘿,想起埃默森在《一篇寓言》里描绘小松鼠对大山说话的口吻了:
若说我扛不了森林,
你可也撬不开核桃。
天赋不同:一切都安排得正好。
蝉,又名知了。
标签: 在狱咏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