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祠是在哪个朝代建造的?

非凡网 67 0

北京文天祥祠

坐落在东城区府学胡同63号,明清两代为祭祀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 ,将当年文天祥被囚禁的土牢旧址扩大改建而成,至今仍保持明代的建筑风格。1984年10月对外开放。

  祠堂坐南,由大门、过厅、堂屋等三部分组成,面积近600平方米。

  堂屋内保留有原祠堂的部分珍贵文物。如明《宋文丞相传》石碑、清《重修碑记》石碑及《宋文丞相国公像》碑等。“生平事 迹展览”简要介绍了文天祥青少年时期、入仕后十五年间、起兵抗元、九死一生、再举战旗、兵败被俘、楚囚就义的英雄事迹。室内屏风正面为毛泽东手书“人 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背面为文天祥所著的《正气歌》全文。

  后院尚存一株枣树,相传为文天祥被囚禁期间亲手所植,向南歪斜的树身象征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精神。

  伫立堂前,凭吊英灵,我们更能深刻地 体味爱国主义精神的崇高和哪种“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

南通文天祥祠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这是我国南宋著名民族英雄、爱国诗人文天祥在南通期间以他忠心不二、百折不回的坚贞凝成的诗句,他在南通的遗迹教育激励了千千万万后人。为缅怀英雄遗迹,弘扬爱国正气,2008年,崇川区政府恢复重建了文天祥祠。

  恢复重建的文天祥祠位于南通市东华塔陵园东侧,坐北朝南,由主展厅、竹林山景、廊道石舫、义马墓等组成。

  主展厅采用仿宋古建风格,陈列展示了文天祥忠贞报国、一身正气、宁死不屈的英勇事迹和纪念篇章,是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明洪武九年(1376)建祠,永乐六年(1408)正式列入祀典。祠坐北朝南,由大门、过厅及享堂组成

文天祥祠是明清两代为祭祀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 ,将当年文天祥被囚禁的土牢旧址扩大改建而成的,至今仍保持明代的建筑风格。

标签: 文天祥是哪个朝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