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如果掌握南宋绝对权力,他还有可能重现大宋的辉煌吗?

非凡网 66 0

纵观文天祥的一生,他的才能和对国家的忠诚,只能感叹,他没有遇到明君,生不逢时,从来就没有真正掌握过权力,即使手中有一点兵马,也是自己招募的,而因为其坚贞不屈的性格和民族气节,也不大可能与那些玩弄权术的弄臣同流合污,当他第一次被封为宰相的原因,竟然是与元军谈判投降事宜,反而被元军扣留,等他知道一切的时候,整个南宋在谢后太后的主持下,带着小皇帝和朝廷向元军投降!

此时的他,只求一死,南宋没了,他也不可能投降元军,即使元世祖忽必烈许诺他丞相职位,也不为所动。

文天祥如果掌握南宋绝对权力,他还有可能重现大宋的辉煌吗?-第1张图片-非凡网

临安被围,文天祥临危受命德佑元年(1275年)除夕夜,潭州城(也就是今湖南长沙)被元军围困长达数月,城内军事物资、生活物资已经消耗完,只要能吃的都已经吃光了,特别是食盐,没有一粒,当时的知州李芾下令将所有的盐库中的纸张、席子、麻袋等物资用火烧成灰,熬成水,分给城里坚守的军民食用,以补充一点盐份,但此时此时,能烧的已经烧完了,能吃的已经吃完 ,活物只剩下人了,甚至有些百姓已经易子而食了,直接吃死人的肉地步了。

即使如此,整个城的军民也决定不投降,以死报国,知州在除夕准备了一些简单易的食物,邀请了官吏乡绅,准备好好地吃一顿,其实所谓的好好吃一顿,啥也没有,一点酒也是掺了很多水的,大家都清楚,明天就是新年,是否能看得到这一天可能已经是最后的奢望。

最后,知州李芾聚焦了自己的所有的家人,围薪而坐,下令自己的手下将自己和自己的家人杀掉,并点火为自己以及还有其它一起为国自杀的人送行。

文天祥如果掌握南宋绝对权力,他还有可能重现大宋的辉煌吗?-第2张图片-非凡网

各大小官员相继自杀的消息传出来以后,整个潭州城掀起了一阵自杀殉国的风潮,举家自尽、奋勇杀敌或者决心与谭州城共存亡,没有一个人愿意投降或者苟且偷生,最后元军攻破整个潭州城的时候,发现所有的人都战死或者自杀,无一投降,元军攻城后一般都会屠城,但这一次没有,其它他们还将所有幸存的孩子给安顿起来,给予他们最好的照顾,对于谭洲城的惨景,元军知道了什么是骨气,对这些死去的南宋军民充满了敬意。

接下来,他们的目标就是直接取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的灭亡时刻随着新一轮的太阳升起来临了。

此时的临安城已经一片混乱,战无将,守无兵,跑无路,当时的权臣谢道清、陈宜中根本想不出什么办法来,最后只能选择与元军进行议和谈判,但两次派出使者谈判均无果而终,当时主持整个大局的谢太皇太后为了保自己和小皇帝的命,做出了投降的决定,便派出了使者告诉元军,愿意投降,尊称忽必列为“仁明神武皇帝”,并同意纳表称臣,当时元军的统帅是伯颜,自然是高兴得不得了,但是他也有担心,怕南宋不讲信用,要求使者回去告诉谢太皇太后,请派一个丞相来签约,这不是难事,宰相陈宜中就可以完成投降签约使命,可是此时出问题了,宰相陈宜中人不见了,哪儿去了呢?

原来他知道,如果签下了投降协议书,会留下千古骂名,所以他第一个出逃到了自己的老家温州,虽然他是一个误国的权臣,却不愿意成为一个卖国了宰相。陆陆续续其它官员包括陆秀夫也效访宰相陈宜中逃跑了,而同时逃跑的还有二王:赵昰、赵昺,这也正是南宋虽然在谢太皇太后主持投降元朝后还继续勾延残喘了3年多的原因。

文天祥如果掌握南宋绝对权力,他还有可能重现大宋的辉煌吗?-第3张图片-非凡网

谢太皇太后此时虽然气愤这些重要臣子在关键时刻选择逃跑,但也无可奈何,投降事宜还得进行,得罪元军的后果是很严重的,自己和小皇帝就可能没有命了,于是她亲自颁布诏书,任命一个临时宰相,元军此时此刻正等着派一位宰相签署投降协议书。

于是,文天祥被任命为宰相,出使与元军统帅伯颜商议投降事宜,可是太后不知道的是,这个至死都不会投降的文宰相差点把投降的事给搅黄了。

文天祥如果掌握南宋绝对权力,他还有可能重现大宋的辉煌吗?-第4张图片-非凡网

文天使出使,南宋投降,自己被扣留文天祥是有骨气的人,所以他不可能按照谢太皇太后的懿旨行事的,否则就不是他文天祥了,自小受父亲的教导,要像竹子一样,从小有气节,宁折不屈,所以谈判并不顺利,开始就显示出他不惧的气势,进入元营后直接对着伯颜词严色厉:他们和你们谈了啥,我不清楚,那是他们的事情,我是奉谢太皇太后来商量事宜的,很明显,他装作啥也不知道,前任宰相都来谈论过投降的事宜,对不起,我不是来替他们完成使命的。此时的元军统帅伯颜也有些蒙了,咋的,你是个刚刚入职的宰相,啥也不知道?想赖账?但他明显感觉到文天祥与其它宰相和使者的明显不一样,有气节,有骨气,不好应付,所以还比较客气的说道,确实如此,我们有事好商量。

文天祥继续以一个大国派出的宰相风范质问道,我们是帝国正统,讲究礼仪,你们兴师动众是来打仗的,还是来我们成为友好邻邦的?或者是想灭了我大宋呢?

这一问把伯颜给问蒙了,如果承认其真实目的,自己不就成为了侵略者了吗?是一个强盗?只有敷衍到,当然不是啦,我们只是想与大宋修好,当然更不可能杀你们的百姓。

文天祥继续毫不客气的说,既然如此,你们就退出几十里吧,我们给我们一些金银,也显示出你们的诚意,怎么样?

文天祥如果掌握南宋绝对权力,他还有可能重现大宋的辉煌吗?-第5张图片-非凡网

伯颜被激怒了,心想到,你这姓文的才当上宰相,这是想干嘛?这是来谈投降的态度吗?如果今天没有谈出结果,我就杀死你,谁知道伯颜的威胁并没有起到震慑作用,反而文天祥完全不惧,大声道,我是南宋的状元宰相,现在的国家已经这样了,我真希望能够以死报国,来吧。

如此一来,伯颜反而不生气了,他倒挺敬佩文天祥这样有骨气,有气节的人, 为了国家而不惧死,值得尊敬。

毕竟元军的目的就是灭了南宋,所以就算文天祥算得上是一个硬气的民族英雄,尊敬其人可以,但投降的事情还是必须尽快完成,于是伯颜使了一个诈,谎称还有一些细节需要谈判,将文天祥留下,文也将信将疑,谁知道背后,伯颜就把副使派回去,因为他觉得有一处需要更改,投降文书上写着“大宋国主”似乎不合乎礼仪,毕竟此时的南宋已经不能算作一个完整的国家了,被灭亡是迟早的事。副使回去向谢太皇太皇复命 ,谢太后觉得这不很简单吗,反正国都没有了,保命要紧,至于文天祥的安全也顾不上了,他本来就是一个不重要的角色而已。

于是,在文天祥被扣留期间,南宋朝廷在谢太皇太后的主持下正式向元军投降了,南宋也就此灭亡了。

文天祥如果掌握南宋绝对权力,他还有可能重现大宋的辉煌吗?-第6张图片-非凡网

伯颜也因为南宋的正式投降而举行了一场盛宴,也邀请了文天祥,此时的他才知道南宋朝廷投降的事情,气得破口大骂那些卖主求荣的南宋官员们,甚至有些官员当场忍受不了他的辱骂而选择离去。但又能怎样呢?整个朝廷都投降了,小皇帝和谢太皇太后成为了元兵的俘虏,自己也被扣留。

逃离元军,却被怀疑文天祥随元军北上,毕竟伯颜也是敬重文天祥这个人的,也希望他能够为元朝服务,因此一路对他以礼相待,说是扣留,倒不如说是贵宾般的待遇还合适,只是随时有元兵的监视,可以有自己的随从大概12个人左右,他们所携带的银两并没有被没收,这恰恰给了他逃跑的可能。

有钱能使鬼推磨,同时也有些虽然投降元军的百姓或者士兵也不甘心成亡国奴,要北上的途中,他们居然成功的逃脱了,一路有惊无险的到了镇江的上游真州,因为那儿还有一只南宋的军队,守城将领是安抚使苗再成。

逃亡中似乎有神助,比如他们在逃亡的船上被元军发现了,一路追赶他们,他们的船比较小,元军船大,速度也快,按理应该很快就会将他们追上,结果此时突然退潮了,元军的船因为体形过大,搁浅了,动弹不了,文天祥自己不无感慨的说道,神道来送啊,江河田相公显灵了,帮助自己成功逃过一劫。

文天祥如果掌握南宋绝对权力,他还有可能重现大宋的辉煌吗?-第7张图片-非凡网

对于他的到来,真州城的守将苗再成又惊又喜,立刻亲自出来迎接他,毕竟他是文丞相,对于他的为人,苗再成也是非常清楚的,也钦佩他的为人和忠诚。接下来他们讨论如何恢复南宋的河山,但摆在眼前的就是,他们根本无兵可用,也不知道此时的朝在哪儿,没法取得联系。虽然以谢太皇太后和宋恭宗为首的朝廷向元军投降了,但之前提过,有二王逃跑了,这也正是南宋还能存在3年多的原因,他们另找安全地地方汇合,成立了朝廷,由陆秀夫、陈宜中、张世杰等人主持大局。、

稍事休息后,他们就开始商讨如何杀元贼,恢复大宋河山,因为此时的苗再成才知道临安被攻陷,朝廷投降了,痛苦不已,发誓一定要光复宋室,既然联系不到新的朝廷,但眼下还是有两股力量可以用,那就是,淮东李庭芝,以及淮西夏贵两股力量,但问题是这两股力量一直不和,淮东的李庭芝胆怯不敢进攻,现在文宰相来了,可以协调这两股势力,只要合成一处,众志成城,一定会让南宋的国运继续延续。

于是文天祥马上写文书,送给李庭芝和夏贵,让他们按照自己和苗再成商量的计划依计而行,但是,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以为就此可以恢复宋室的江山,文天祥也差点因为此而送命。其中淮西的夏贵其实已经早投降元军了,自然不可能有啥回信,而李庭芝那边也确实收到了回信,但这信中的内容不是配合他们实现计划的,而是差点让文天祥命的回信。

文天祥如果掌握南宋绝对权力,他还有可能重现大宋的辉煌吗?-第8张图片-非凡网

因为李庭芝根本就不相信文天祥是逃出来的,毕竟有前车之鉴,秦桧当然就是从金国逃出来的,结果是来帮金国当说客的,民族英雄岳飞以及他的岳家军被奸臣所陷害。所以李庭芝宁可信其有,也要杀了文天祥,其实苗再成也有这方面的顾虑,但经过一系列的试探,最后确实文天祥还是忠于大宋的,找机会放掉了他。

虽然躲过了杀身之祸,但文天祥想亲自到淮东的李庭芝处说明情况,毕竟他还想靠他的力量重震河山,杀元贼,匡扶大宋江山,与朝廷取得联系,但当他来到李庭芝所在的扬州城后,犹豫了,因为李庭芝已经挂满画像,全城通缉文天祥,因为他被确定是元军的奸细,即使那些与文天祥长得像的也是被杀之列,至于,文天祥彻底没有了去处,更谈不上依靠一只朝廷的军队来重震大宋河山了!

如果文天祥掌控实际权力,还有望恢复大宋恢复吗?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问题,自朝廷正式投降以后,虽然还有其它如陆秀夫、张世杰、陈宜中等忠臣继续扶持二王成立了新朝廷,但是这些人掌握着绝对的权力,特别是陆秀夫虽然知道文天祥是一个人才,但势力单薄,根本没法与陈宜中、张世杰这些掌握军权的实力派对抗,想帮文天祥也是有心无力,但也是从中斡旋,不让文天祥被加害,当文天祥知道了新的朝廷位置以后,想与朝廷汇合,陈宜中、张世杰百般阻拦,根本就不让他进城,最后他们想了个撤,你想实现你的报复可以,但可以到某某地方自己去发展自己的武装势力,朝廷这边暂时不需要。

没办法,文天祥靠着自己的影响力也拉拢了一支抗元队伍,大大小小的战斗也让元军吃尽了苦头,损兵折将,但是毕竟得不到朝廷的支持,孤军难枝,犹如孤魂野鬼一样,最后还是被强大的元军给抓获,直到南宋与元军的最后一战崖山之战,文天祥再也没有机会为进行效力,一直被元军扣留,元军也以礼相待。

元军多次三番希望文能够为无朝廷效力,并给高官厚禄,都被严词拒绝,甚至派出了投降的谢太皇太后以及宋恭宗亲自来劝说,文天祥以君臣之礼拒绝了,最后元世祖忽必列亲自出面,许诺如果投降,不仅可以保命,一家的妻儿老小不会被奴役,还给予丞相的官职,这差不多相当于无朝的二把手的职位,文还是不为所动,最后忽必列决定将其处死,刽子手举刀的最后一刻还在劝他,如果此时改变主意,一切都还来得急,可惜文天祥只求一死来保持自己忠节。

一个王朝的灭亡,一定是从内部开始腐朽的,南宋此已经很腐烂了,大厦将倒,不是某一个的力量能够拯救的,而文天祥一直都是被边缘化的人物,被封宰相也是为了有人担卖国的骂名,核心权力层始终没有给予他一个位置,因为他不愿意与这帮弄臣同流合污,宁死不折,所以他们能留下那种名垂千古的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其实我们现在回味这段历史,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一个朝代都是有它的寿命的,历史的发展必然谁也改变不了,我们为何不接受现实呢?我们不是服务于某个姓氏家庭,而是如何为百姓服务,既然元朝愿意给予宰相之位,何不可利于自己的职位和影响力多做一些对老百姓,特别维护汉人利益的事情呢?

标签: 文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