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娄德平及其诗集《冰与火的对话》

非凡网 118 0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娄德平及其诗集《冰与火的对话》

  杜化国

  契友刘付贵先生荣膺“全国十佳孝贤”之美称,在其赴郑州嵩山参加颁奖大会期间,幸遇诗人娄德平先生。两人偶遇,一见如故,且有相见恨晚之感。刘以其力作《先贤二十四孝图文解读》就教于娄先生,娄读后询问其书中之诗评乃出自何人之手,刘告之曰:“乃挚友杜公而为者。”娄遂坦言,愿杜先生百忙之中为其诗集作点评。

  付贵先生返回安阳后,随即据实以告杜公;不久便收到娄先生之发自北京的信函,且有诗集《冰与火的对话》一并寄了过来。诗集扉页书有作者娄先生致杜公语,曰:“愿赐书评!”

  提及写书评,某自知才疏学浅而愧不敢当;唯拜读娄先生诗集《冰与火的对话》,受益匪浅,所获颇丰,大有不吐不快之感。

  在读娄德平诗集《冰与火的对话》的过程中,脑海里自始至终反反复复总是浮现这么八个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斯乃《诗经》里的词语,出自《卫风·淇奥》篇。而古之卫地,又恰是我们安阳人祖祖辈辈赖以生存之地,淇水就在安阳之南不远处。

  读完诗集《冰与火的对话》,掩卷沉思,忆及《诗经》上的诸多名篇佳章,自己一时间仿佛回到了两千多年前的古代——

  一个煦风送暖的春日,某端坐于淇水之阳,“瞻彼淇奥(音yù,水边弯曲处),绿竹猗(音yī,美而茂盛)猗。有匪(同“斐”,有文采)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音xiàn)兮,赫兮咺(音xuǎn)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音xuān,忘记)兮!”

  在翠竹掩映的淇水侧畔,某目之所及者,乃一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的“君子”,他定格于清水翠竹之侧,而那翠竹的雄姿与蕴涵,又形象而巧妙地诠释了斯君子所独具之高尚品格——“虚心”而“有节”,高大而质朴。“君子”的品格魅力由此而升华于极致。既而又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句对其予以刻画,寓示人们:君子之美并非天赐,而是后天的积学修德、反复磨砺而成。作者选择“竹”、“玉”、“金”、“石”等作比,都紧扣“有匪君子”的内秀之美、光彩耀人。最后,作者以“瑟兮僩兮,赫兮咺兮”赞颂这位君子,言其举止庄重而又才华横溢,心怀阔绰犹如海纳百川,神态威严而又坚定从容,从而使这一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

  这使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冰与火的对话》的作者娄德平先生。挚友刘付贵先生介绍说,娄先生多才多艺且德艺双馨。他不仅是一位著名诗人,更是当代著名书法家、艺术活动家,在诸多领域均有颇深之造诣,麾下粉丝多多、人才济济,是人们拥戴的对象,又是年青人追捧的星族成员。进而刘又补充说,娄先生乃江苏邳州人,现任东西方艺术家协会 、中国诗酒文化协会副会长、亚洲孔子协会常务理事、国际诗书画协会理事、华夏之窗文化研究中心董事长、中国美术家协会荣誉理事、中国艺术中心董事。——如此一位博学多能之士,不恰恰就是《诗经·卫风·淇奥》中描绘的那位“君子”吗?

  遗憾的是,在下无缘与娄德平先生谋面,更难以领教其面命耳提;但所幸者,通过网络报刊等多种媒体,均可领略其绰约的风姿和感人的形象,而其心灵之蕴藉,胸怀之坦荡,则多为透过其诗作而领悟者。——诚所谓“文如其人”也!

  读娄先生的诗集《冰与火的对话》,使人感到强烈震撼者,是他那思接千载胸襟和心游万仞的气度,致使其作品之精妙发挥到了极致。他以丰富而睿智的思维,刻画出一个又一个个性显明的形象,以达到驰骋纵横、游刃有余之境界。这就使得他那宏阔的宇宙视野及其充满生机的想象能力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他运用优美而遒劲的诗句,纵横捭阖,使天地人三者浑然一体,从而使其心灵与意志得以自由地翱翔,由此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展现其广博丰厚的才华。历任《诗刊》总编辑的名家李小雨说得好:“娄德平先生经历过人生百味,大喜大悲。他以敏感的心灵写生万物,情洒纸上。在他笔下,无论芳草、鲜花、水稻、高粱、金龙采凤,圣火坚冰,都充满诗意,充满作者虔诚的爱。”

  有如此大家的点评,且是那样的张弛有度而切中肯綮,老朽实有“眼前有景道不得”之感,却又不愿娄先生过于失望,谨赠《七律﹒致娄公》一首以致敬佩之意。诗云:

  邳地古来多俊明,而今又添娄德平。

  挥毫冰火相对话,运笔地天互通融。

  骏马神驰播大爱,慈云天篆现小能。

  有朝一日睹君面,倾尽心中爱慕情!

  (2015年3月23日草于童叟斋)

  转自《中华国魂诗书画选》

标签: 如切如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