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非凡网 337 0

谢邀。

先说答案。

如何理解“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一句呢?

其实就是要理解“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如何理解“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第1张图片-非凡网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在白云先生的《论语到底在说什么》系列文章中提到:

为什么要以玉来比喻君子之德呢?因为君子修礼,守礼,并处处以礼自防自律,这样就需要把身上所有不合乎礼的东西,全部磨掉。等全然合于礼之后,他就会变得温润如玉。

如何理解“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第2张图片-非凡网

《论语·学而》篇中: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对于君子而言,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在于贫富,而在于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都能够修礼、守礼。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修礼、守礼,就如同制作一块温润的玉石一般,需要切、磋、琢、磨。

切:以刀切物,苟取整齐。

磋:磨治也。

琢:如鸟之啄物,治玉谓之琢。

磨:治石也。以磑合兩石,中琢縱橫齒,能旋轉碎物成屑也。

在天人两分的世界里,异端邪说层出不穷,面对异端邪说之惑,通过学习、思考、实践圣人之道,大儒之礼,通过切、磋、琢、磨,通过修身以道,持身以礼,终究会摆脱异端邪说的迷惑,成为真正的君子。

《诗经》

如何理解“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第3张图片-非凡网

《诗经》,体现着一种至真至诚的精神。

《庄子·杂篇·渔父》中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屯,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

通过阅读理解《诗经》,感悟这样的精神,男子可以养德,成为君子,女子可以养德,成为美人。

《诗经》以及华夏先贤们留下的诸多典籍,便是切磋琢磨,以成为君子的工具书。

如何理解“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第4张图片-非凡网

标签: 如切如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