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鸿讲故事‖《铁马冰河入梦来》之祠堂巷:要留清白在人间

非凡网 26 0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石灰吟》,即使是小学生也能流利地背出来,而其作者于谦,更是五百年多来一直被人们钦佩和称颂的爱国名臣。

罗鸿讲故事‖《铁马冰河入梦来》之祠堂巷:要留清白在人间-第1张图片-非凡网

于谦,1398年出生于钱塘县太平里,即今天浙江杭州市上城区祠堂巷。祠堂巷南起高银街,北至太平坊巷,巷内的于谦故居还保留有于谦的画像,供世人瞻仰。于谦一生清廉、高洁、刚正,在国家和民族面对危难的时候,他勇担重任,力挽狂澜,如同诗中所写,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于谦自幼就勤奋好学,他熟读各种经史子集,还擅长吟诗作对。六岁那年的清明节,家人带于谦去上坟,叔父于彦明随口说了一句:“今朝同上凤凰台”,于谦在一旁脆生生地答道:“他年独占麒麟阁”。同行的人非常吃惊,没想到于谦如此机敏。叔父更是又惊又喜地夸道:“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志向!日后必成大器,必能光宗耀祖!”说完又转身对于谦的父亲说:“兄长一定要好好培养他啊。”那以后,人们发现,于谦文采卓然,经常语惊四座。渐渐地,人们都喜欢把于谦称作“神童”。

于谦曾经在山里的石灰窑前观看锻造石灰,只见,工匠们把青黑色的岩石放进窑里煅烧后,雪白的石灰就形成了。这一情景引起了于谦的思索和感慨,他回家后就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石灰吟》,并把“要留清白在人间”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罗鸿讲故事‖《铁马冰河入梦来》之祠堂巷:要留清白在人间-第2张图片-非凡网

父亲见他在文学上有很浓厚的兴趣,也非常重视对他品德的培养,希望他像古代先贤一样有气节。他的家中收藏有文天祥的画像,父亲也经常教育他:要像文天祥一样,做一个忠义的人,名垂青史。

于谦15岁就通过了岁考,被录取为秀才,24岁考中进士后就离开家乡杭州,外出做官。于谦先后担任河南、山西两地的巡抚,都做出了惊人的业绩。每到一处,他总会轻装简从,骑马走访当地百姓,了解民众的生活。他还下令整治黄河,修缮堤坝。在山西时,他带着老百姓植树、凿井,解决了当地干旱缺水的问题,多年后,这些地方榆柳成荫,子孙后代都得到庇荫。因为爱民如子,他在任期间,一直受到百姓的拥戴。

明英宗朱祁镇亲政以后,因信任其启蒙老师太监王振,导致宦官专权。王振恃宠而骄,肆无忌惮地搜刮钱财,很多官员为了谋取皇帝的信任,争着巴结王振,把大量的金银财宝明目张胆地献到王振府上。于谦却不屑于与这些人同流合污,每次进京,于谦总是两手空空。有人提醒他:“你为官清廉,没有财宝赠送,可以带一点当地的土特产啊。”于谦笑道:“我带了两袖清风。”为此,他还写了一首题目为《入京》的诗:

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罗鸿讲故事‖《铁马冰河入梦来》之祠堂巷:要留清白在人间-第3张图片-非凡网

对行贿之事敢怒不敢言的官员们读了这首诗,都暗暗叫好,许多文人雅士还争相传诵。而于谦却因为这首诗招来了王振的记恨。王振派人到处搜罗罪证,妄图陷害于谦,但于谦为官清正,他们根本找不到把柄。他们于是编织罪名,弹劾于谦因为长期未得晋升而心生不满,很快就把于谦投入大狱甚至判处死刑。此事引起了民众的愤怒,他们联名上书到朝廷,终于救出了于谦。此后,于谦被迫降职,但因上级官员念及他能力出众,不久之后又得到起用。明正统十三年(1448),于谦被召回京城,担任兵部左侍郎。这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点,这个职务使他在民族存亡的危急时刻,担当起拯救国家的重任。

明正统十四年(1449),蒙古族瓦剌部落的首领也先带兵大举入侵,王振力劝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英宗轻敌,草率出兵,被瓦剌军队围困在土木堡,明军大败。英宗被俘,成了瓦剌部落的人质,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土木堡之变”。国不可一日无君,明王朝立刻陷入危机和恐慌之中,京城的富户纷纷向南方逃亡,不少大臣也开始慌乱,他们主张把都城南迁,以避开蒙古人的攻打。于谦坚决反对,他厉声斥责那些怯懦的朝臣:“京师是天下的根本,只要南迁就会把民众置于水火之中,北宋南渡的结果你们不知道吗?提议南迁的人应该被斩首!”于谦以凛然的气魄震慑了一批不知所措的官员,在他的努力下,朱祁钰被立为帝,这就是明代宗。有了皇帝主持朝政,人心渐渐安定。明王朝把被俘的英宗尊奉为太上皇。于谦受命于危难之际,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筹划京师防守和应战。当时明王朝最精锐的骑兵都跟着英宗御驾亲征了,京城剩余的不过是几万兵马。于谦立即调来京城附近的兵马、粮草,将原来因打败仗而被贬官下狱的大将石亨委以重任,整顿军队,鼓舞士气,准备迎战。蒙古首领也先挟持明英宗,带兵再次攻打北京,希望与明王朝和谈。于谦并不上当,提出了“社稷为重,君为轻”的口号,没有答应也先的条件。北京保卫战在于谦的果断指挥下取得成功。也先惨败,蒙古军认为明英宗朱祁镇已经没有什么用途,便把他放回北京城。

罗鸿讲故事‖《铁马冰河入梦来》之祠堂巷:要留清白在人间-第4张图片-非凡网

景泰八年(1457),明代宗朱祁钰病重,明英宗恢复了帝位。因为在北京保卫战中,于谦只顾百姓和江山,对英宗却置之不理,英宗始终记恨在心。不久,石亨等人陷害于谦有不轨言论,有谋反之心,英宗听信谗言,把于谦投入大狱。这一年的正月二十三日,于谦被押往崇文门外斩首示众,就死在他曾经拼死保卫的北京城里!伴君如伴虎,一代忠烈就这样死于权力争夺和小人陷害!呜呼哀哉!天地失色,山河同悲!消息传到故乡,杭州百姓无不扼腕悲泣!

朝廷派兵抄家,于谦家中没有丝毫多余的钱财。只有正屋的门被严严实实地锁着,官兵打开来看,却见皇帝赐予的朝服和宝剑挂在简陋的房间里,在场兵士无不悲戚震颤。于谦就是这样两袖清风,清白一生。

于谦死后,明英宗也曾有过悔意。然而,英雄已死,不能复生。当边境再次出现困境的时候,朝臣们说:“如果于谦在,敌人断然不敢如此猖狂地进犯。”英宗无言以对。

英宗的长子明宪宗朱见深即位后,深深地意识到于谦所遭遇的冤屈,他下令恢复于谦的官职,并发布诰文,文中大意为:

当国家多难的时候,保卫社稷使其没有危险,独自坚持公道,被权臣奸臣共同嫉妒。先帝在时已经知道他的冤屈,而朕实在怜惜他的忠诚。

罗鸿讲故事‖《铁马冰河入梦来》之祠堂巷:要留清白在人间-第5张图片-非凡网

此文在全国各地引起很大的反响,沉冤昭雪,百姓们为此感慨不已。

明孝宗时期,于谦被追封特进光禄大夫、太傅等官职。人们为了纪念于谦,就把杭州太平里的于谦故居改建为“怜忠祠”,还把太平里改名“祠堂巷”。在于谦的故乡杭州,以及他任职过的河南、山西等地,百姓们在过年过节的时候,都会自发组织起来,拜祭于谦。他那“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名句,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

罗鸿讲故事‖《铁马冰河入梦来》之祠堂巷:要留清白在人间-第6张图片-非凡网

罗鸿讲故事‖《铁马冰河入梦来》之祠堂巷:要留清白在人间-第7张图片-非凡网

标签: 要留清白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