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城市11月10日-11日降了暴雪,气象台说,这是有气象记录以来降雪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降雪量最大的一次降雪。市区最大降雪量达93毫米,积雪深度58厘米。早来的降雪驱走了笼罩在城市上空的阴霾,让城市的空气变得清新,飞扬的雪花染白了大地、房屋、树木、街道、把整个城市打扮得异常美丽。人们在赏雪的同时,这场大雪也终于让人明白了:什么叫大雪封门,什么叫交通瘫痪,什么叫雪压青松,什么叫雪中送炭,什么叫哄抬物价,什么叫无动于衷。12日,太阳似乎不太情愿的露了脸,雪终于停了,这座曾经一度被大雪凝固的城市,开始从一场噩梦中醒来,似乎开始恢复往日的喧哗和活力。 想一想刚刚过去的暴雪造成的交通瘫痪、蔬菜价格暴涨、高速公路封闭等问题,已经成为人们脑海中的记忆。马路上的积雪开始融化,主要道路终于可以通行,公交车开始上路了,难得一见的出租车也显了踪影。唯一留给人回忆的便是那路边连绵的堆如小山的雪堆和数不清的雪人。
11月8日是个好日子,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年轻人选在这一天举办婚礼呢?这一天正好也是星期日,也给了人们参加婚礼的时间。时间有了,却为分身无术发愁,因为这一天有好几场婚礼要参加,只好分头派人赴邀。这一天,日子是个好日子,只是天气有点难遂人愿,一大早天就阴沉沉的、灰蒙蒙的,但愿不要降雨雪。天气预报说,未来几天将有一股强大的寒潮袭击我国大部分地区,雨雪夹杂着寒风,天气将变得非常阴冷。看来雨雪似乎迟到了,9日晚上只是星星点点落了点小冰晶,睡觉后就不知道老天爷往大地洒落的是雨丝还是雪花了。第二天一觉醒来,只见窗外飘零起细小的雪花,雪花落到地上很快就化了,却把汽车、树叶、草坪染成了淡淡的白色。时间不长,天空变的混混沌沌,漫天鹅毛般的雪花飞扬、飘摇下来,洁白、晶莹的的雪花在空中飞舞,美丽的六边形图案清晰可见,那时辰,天空地上连成了一体,变成了一个雪花的世界。好清新的空气,好漂亮的雪的世界。
雪是越下越大,刚刚把落在路上的积雪扫除掉,不一会儿,新的雪花就会把道路重新覆盖住。人们扫雪的速度赶不上下雪的速度,最后,人们只好扔掉“耙子”,任由大雪往道路上倾泻。傍晚降临,下班的人们在飞舞的雪花中静静的走着,任凭那凉凉的雪花沙沙打在脸上,听着脚下发出嚓嚓的响声,用不了多长时间,人们就会变成一个个活动的雪人。华灯初上,只见雪花在灯光下如同飞蛾扑火般乱舞,浅橘黄色的路灯映照着晶莹的雪地,映照着急匆匆的风雪夜归人。
11日早晨醒来,便感到昨夜这雪一定下的很大,因为屋顶和墙壁被雪映照的光亮无比。下了床,急匆匆的跑到窗前往外看,也许是老天爷撒播了一天的雪花太累了,雪终于缥缥缈缈似乎要停了,路上看不到有人行走,只有楼下皑皑的白雪间留有稀稀拉拉的脚印深深的镶嵌在雪原之中。吃了早饭,下楼去看风景,城市里竟然也会大雪封门,便见有邻居在厚厚的积雪中杀出一条“雪路”。一同事问:“见过这么大的雪吗?”我说:“记忆中,好像在1976年的12月26日曾经下过一场很大的雪,再就是1989年的1月4日也曾经大雪降临,其它的大雪没有印象了。”同事说:“新闻里说,这是54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雪,你还说见过?”我于是便顾左右而言他随便塘塞过去。其实,地上的积雪并不是原始的积雪,因为降雪过程中不断有人在清扫,那汽车顶上、空调机上厚厚的积雪最能说明降雪的厚度。粗略的目测了一下,降雪厚度最少在一尺以上。后来气象台说:整个降雪过程中,市区最大降水量93毫米,最大积雪厚度62厘米。我一想,即便是在夏季,一天降水93毫米也算大暴雨了,也会造成水漫道路、交通受阻的,更何况是膨胀了的雪呢。
中午过后,想出去到外边看看,一出门便被惊呆了。道路难走不必说,只见路边很多行道树有的被大雪压弯了腰,有的则宁折不弯,掉在地上的断枝残条一堆堆的堵在马路上,好在路上行人不多,车辆更少,暂时无人清理也无大碍。平时车水马龙的马路,如今也变的格外宁静,道路上到处是被碾压过的灰色的积雪,偶尔有胆大的汽车走过,便会发出沙沙的响声,行驶在积雪上就如同走沙滩一般。
出门不远处有个不大的菜市场,用来遮挡风雨的阳光板大棚在这场大雪中被压塌了。使人们的日常生活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尤其那些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那些平日里懒于动手的年轻人,似乎一下子断炊。到那里买菜呀?到那里买饭呀?旁边就有一个超市,门前虽可罗雀,但是也要进去看看。超市里鸦雀无声,蔬菜展台上光溜溜的早就没了东西,只有零星的残梗断叶在告诉人们菜已售罄,还有那令人吃惊的价格标牌高高的挂在那里。在速冻食品区,冰柜里的速冻水饺、速冻混沌、速冻馒头、速冻包子之类也已断货,米、面、油、肉、奶制品等仍可保证供应,只是不要考虑价格。大雪给城市造成的主要困难是交通受阻,一些媒体蛊惑的说法是交通瘫痪。但是不管怎么说,困难总是暂时的,用不了几天,整个城市就会从寂静中猛醒过来,到那时,一切生活都会恢复到大雪前的正常水平。
离家不远有一个不大的公园,公园内的建筑物既有法兰西风格,又有日本情调,还有中国江南园林美景。路很难走,于是便想到这个公园去看看,去看看公园雪景,去看看大雪后的凯旋门、阿斯旺柱、亭台楼榭、红红的黄栌、还有那树叶刚刚见黄的银杏树。这座城市里的公园都不收门票,也都没有围墙,离要去要去的公园还有一段距离,便远远看到往日里儿童们的乐园的一个游乐场的顶棚在大雪中坍塌了,当我力图走近那平时充满笑声的碰碰车场看个究竟时,便被人出来制止了。我顺着厚厚的积雪中开辟出的一条小道走进公园后,一切景观似乎都不存在了。公园里已经没有路可走,到处是白茫茫的积雪,往日绿茵茵的草坪已不见了踪影,大片的绿地变成了皑皑雪原。公园里的建筑物在灰暗的天空下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树木枝条挂满了雪花,天地间整个变成了白色的世界,雪白的似乎有些恐怖。心中早已没了欣赏雪景的心情。站在被人踩出的雪中平地上,看几个年轻人在空旷的雪原中堆积雪人、看孩童们嬉戏、打雪仗,看忘情者扑倒在深深的雪窝中,寒冷被驱赶到了脑后。雪是招人喜欢的,但无论在城市还是乡下,雪下的太大了,便会给社会活动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困难。
从那个阴霾天气开始,大雪半个月内,我就再也没有出门购买过什么,其间,孩子们从很远的批发市场给买来了一些蔬菜,尤其是在大雪的前一天,很晚了还冒黑买了几十斤大白菜,这些,都救了急,省去了很多麻烦。多少年前,我曾经不止一次想到,在如今高度社会化、城市化、垄断化的情况下,一旦发生一些紧急情况,人们将如何应对和生存?也许是杞人忧天,也许这些问题不应该由自己来多虑,困难临头,自会有办法解决,也就是车到山前必有路,或是说船到弯处自然直?
在城市,人们生活在一个高度社会化的环境中,进入二十一世纪,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也在大大加快。人们的生活对社会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城市生活环境的风吹草动,必然会影响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甚至生存。人们常说,没有远虑,必有近忧。一场不算突然的暴雪,却把整座城市的交通搞瘫痪了,平日里熙熙攘攘的城市,一夜之间突然凝固了。大雪封路,无法出门,班可以不上,学校可以不去,吃饭却是不可少的。你要买菜?菜价涨成了天价,就是这样还买不到菜,更何况很多菜市场的大棚都倒塌了。你想买点主食,可惜都没有开门,你想到饭店潇洒一回,饭店涨价且不说,很多饭店根本就没有营业。倒是一些老年人,平日里过惯了自己动手做饭的习惯,家里有米有面,应付几天吃喝是没有问题的。不要忽视平时超市里的促销活动,廉价的米、面、油多少“囤积”点儿没有坏处。如今城市的供水系统是高度的集中和垄断,一旦出现非常情况,成千上万人的饮水问题生命攸关。好在这次大雪对供水影响不大,但是却不能忽视它的潜在危机。你不能小看一些地方和单位的自备井的防患作用,毫不留情的关停封杀所有自备井虽然能给一些部门带来可见的政绩和可观的利益,但是当你在危机时想到用它时,恐怕就会悔不当时。这次大雪,造成了局部区域供电的中断,好在没有影响到供水和铁路运输供电,但是对居民和单位的工作和生活却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一次降雪量达到了93毫米,即使在夏季,这雨量也达到了暴雨级。一个年平均降雨量500多毫米的城市,在一天之内降下了如此多的雪,积雪深度可想而知。雪停了,城市生活也似乎凝固了,清除道路上厚厚的积雪是紧迫的任务。有再好的防备,你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应付这罕见的大雪,政府也不可能无限的增加备用除雪设备,由政府出面紧急调用企事业单位的工程机械来清除路面积雪无疑是个好办法。好在这场雪来的较早,还没有到天寒地冻的三九天,半个月之内积雪就融化、清理的差不多了。记得上个世纪曾经的一场大雪,东西向的马路上,高楼阴影下的路面形成了坚硬的冰冻层,在很长时间内,给车辆、路人出行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记得有一个城市的规划中,对道路两边的建筑物的功能与高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于北方的城市来说,在做规划时,是不是也应该考虑到天气因素?比如说,建在东西向道路南侧的建筑密度相对要小一些,建筑物的高度适当的低一些?这场大雪,对城市那些简易建筑、对乡村的温室大棚都是个考验,不知有多少用三角铁、阳光板、塑料布搭建的棚亭倾覆在暴雪之中,更有多少花季少年命丧垮塌的简易房屋之中!这既是教训,更令人心痛!应该深刻反思一下了,存在隐患的建筑物不排除,早晚是要发生危险的,自然灾害是无情的,人们必须要提高防范意识,防患于未然,就会把灾难和损失减小到最低。
标签: 大雪压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