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李泽厚先生去世:俱往矣,然而美的历程却是指向未来的

非凡网 46 0

2021年11月3日,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悦笛处获悉,李泽厚在美国科罗拉多时间清晨七时(北京时间2021年11月2日)逝世,享年91周岁。

李泽厚,湖南长沙宁乡县道林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家。生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威斯康辛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哲学、美学研究。

但凡对文学和文艺喜爱,读书的人,基本都会知道“李泽厚”这个名字。李泽厚的学术探索,对20世纪后半期中国美学具有重要影响。这种重要性,首先不在于他对具体学术问题富于新意的阐释,而在于他作为哲学家的宏观视野在美学学科建构过程中发挥的独特作用。

著名学者李泽厚先生去世:俱往矣,然而美的历程却是指向未来的-第1张图片-非凡网

美的历程》是李泽厚创作的文艺理论著作,1981年首次出版。该书主要内容共分10个部分。(1)龙飞凤舞,(2)青铜饕餮,(3)先秦理性精神,(4)楚汉浪漫主义,(5)魏晋风度,(6)佛佗世容,(7)盛唐之音,(8)韵外之致,(9)宋元山水意境,(10)明清文艺思潮。该书是一本广义的中国美学史纲要。作者以深邃独具的目光,雄浑凝炼的笔触,囊括了历史悠久的中国美学的整个历史。从龙飞凤舞的远古图腾,一直讲到明清工艺,宏观地描述了中华民族审美意识发生、形成和流变的历程,指出这也是以实践理性为特征的民族审美意识的积淀过程。该书为中国美学史“勾画了一个整体轮廓。

著名学者李泽厚先生去世:俱往矣,然而美的历程却是指向未来的-第2张图片-非凡网

20世纪80年代“美学热”不单单是一个学术现象,它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与含义。它是当时思想解放运动的一种表现,人们从长期压抑中解放出来,表现出强烈的对美的诉求。不论是人民大众,还是美学研究内部;无论是美学的专业化分类,还是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体制,都呈现出明显的对审美的需求。《美的历程》也是在这样的大气候下产生的。

著名学者李泽厚先生去世:俱往矣,然而美的历程却是指向未来的-第3张图片-非凡网

《美的历程》从宏观角度鸟瞰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并作了描述概括和整体美学把握。其中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和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多发前人之所未发。此书于1981年初版,多次再版重印达几十万册。已有英文、德文、韩文等多种译本问世。

著名学者李泽厚先生去世:俱往矣,然而美的历程却是指向未来的-第4张图片-非凡网

《美的历程》摘录:

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有意义的形式”,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

人类从动物开始。为了摆脱动物状态,人类最初使用了野蛮的、几乎是动物般的手段,这就是历史真相。

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练,积淀下来,传流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留恋不止。我们在这里所要匆匆迈过的,便是这样一个美的历程。那么,得从哪里起头?得从遥远得记不清的时代开始。

感伤、悲痛、恐惧、爱恋、焦急、忧虑,欲求解脱而不可能,逆来顺受又不适应。

著名学者李泽厚先生去世:俱往矣,然而美的历程却是指向未来的-第5张图片-非凡网

随着李泽厚去世,大量与之相关的内容集中浮出水面,读者或能更全面地了解他,认识到其作为一名学术大家与普通人的一体两面。在生活态度上,李泽厚是追求简单的人,他极少过生日,即便过,也只是与家人一起吃顿饭;在生命态度上,他希望“静悄悄地活,静悄悄地死”;在生前最后一次接受专访时,他留给读者的最后赠言只有两个字,“谢谢”。这些细节,显现了他通透、豁达的一面。对比批评他“情商”的言论,或能体会到不一样的滋味。

标签: 俱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