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中国古典诗词代表作——初唐(50首)
1. 赐萧瑀/李世民(598-649)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2. 入朝洛堤步月/上官仪(608-665。陕县、唐宰相)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3. 杳杳寒山道 /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4. 催花诗/武则天(624-705)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5. 春雪/东方虬(武则天时御史)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6.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636-680,涿州,初唐四杰,病重投颍水死,师孙思邈)
7. 南中咏雁/韦承庆(639—705,河南原阳)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8. 咏鹅/骆宾王(640-684。义乌)
鹅 鹅 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名句:黄金销铄素丝变,一贵一贱交情见。)
9. 在狱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10. 易水送别/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11. 风/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李峤645-714,赞皇,唐朝宰相。)
12.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647-730。扬州,"以孤篇压倒全唐"之。闻一多"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
13. 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648-705,栾城"苏模棱")
14. 滕王阁诗/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5. 山中/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650-676,河津人。四杰之首,溺亡)
1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7. 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650-693,华州。诗歌承前启后)
18. 代悲白头翁/刘希夷 (651-680汝州)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19. 杂诗/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20. 独不见/沈佺期(656-715,内黄)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21. 夜宿七盘岭/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22. 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656-712,隰县。欲占甥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因诗杀人")
23. 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24. 度大庾岭/宋之问
度岭方辞国,停轺(谣)一望家。
魂随南翥(zhu)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25. 《宴城东庄》/崔惠童(聊城,驸马)
一月主人笑几回,相逢相识且衔杯。
眼看春色如流水,今日残花昨日开。
26. 宴城东庄/崔敏童(聊城,崔惠童昆弟)
一年又过一年春,百岁曾无百岁人;
能向花间几回醉?十千沽酒莫辞贫!
27.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659-702射洪人。杜甫: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
28. 感遇诗之36/陈子昂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
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29. 咏柳/贺知章(659-744萧山)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0. 回乡偶书其一/贺知章
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1. 回乡偶书其二/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32. 蜀道后期/张说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667-730,洛阳人,封燕国公。“燕许大手笔”。)
33. 汾上惊秋/苏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苏颋ting。670-727,武功,并称燕许大手笔”)
34. 桃花溪/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675-750。苏州,李白诗、裴旻剑舞,称“三绝”)
35. 照镜见白发/张九龄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36. 感遇/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678-740,韶关人,唐岭南唯一宰相。“岭南第一人”。“曲江风度”)
37.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38.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88-742,太原人。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
39.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40.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689—740,襄阳人,山水田园派。)
41. 临洞庭上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42.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43.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44.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45.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6. 岁暮归南山/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47. 古意/李颀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能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48. 古从军行/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李颀 690-754,四川三台,边塞题材为主,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49. 送陈章甫/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50. 罢相作/李适之(694 -747,左相)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
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标签: 朝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