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桃李满天下,继孔子之后的教育第二人

非凡网 115 0

引言:南宋著名词人陆游曾这样评价朱熹:某有捐百身起九原之心,有倾长河注东海之泪。路修齿耄,神往形留。公殁不亡,尚其来享。

宋朝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桃李满天下,继孔子之后的教育第二人-第1张图片-非凡网

朱熹

而作为宋朝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的朱熹拥有许多不同的身份,但是无论是哪个身份他都有一定的成就:

在理学研究方面,他被后世尊称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在政治方面,他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在教育方面,他甚至一手重新建立了白鹭洞书院,从此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深受读书人的尊重。由此可知,这朱熹不仅是一位全面发展的人才,还在各个不同的领域都有自己的贡献。

在我看来,在他诸多的身份中最出名的身份便是教育家。或许是与从小接触儒家学说有关,到了成年之后,他便专心研究儒学,最终成为了儒学的集大成者,后代尊称他为朱子,甚至还将他供奉在孔庙中受世人的祭拜。

宋朝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桃李满天下,继孔子之后的教育第二人-第2张图片-非凡网

《四书章句集注》

在教育方面他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创建了许多学堂,可谓是桃李满天下,难怪后人将他誉为继孔子之后的教育第二人。在思想方面,朱熹尤其注重对理学的研究,在他的发展壮大之下,理学逐渐成为了被朝廷承认的官方哲学,对当时,对后世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他还将自己的思考写进了书中,而这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四书章句集注》,后来甚至成为了朝廷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参考资料。从这些都可以看出,朱熹对当时带来了多么大的影响。

自幼勤学,得能人辅导朱熹能够取得如此高的成就,肯定付出了旁人所不知道的努力。根据历史记载,宋朝绍兴五年,在朱熹五岁的时候,他就开始进入学堂正式的学习。虽然年幼,但是他已经能够读懂《孝经》等书籍了,并且为了鼓励自己,他还常常在书上写一些话来激励自己,而这其中最著名的一句便是:“若不如此,便不成人。”

在他六岁的时候,他与其他的孩子们一起游玩,与其他孩子只知道玩耍取乐不同的是,他却会指着天空和太阳询问父亲为何会有这些。面对儿子的询问,朱熹的父亲也会耐心的讲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的激发了朱熹求学,求知的决心,小小年纪的朱熹便已经有了如此的毅力学习,想必成大器也是必然结果。朱熹在慢慢的长大,而他的父亲也在不断的丰富着自己的学识。

宋朝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桃李满天下,继孔子之后的教育第二人-第3张图片-非凡网

朱熹

绍兴七年,朱熹就被皇帝召入了京城,将朱熹与母亲留在家乡。但是在六年之后,他的父亲却因病去世了,临终之前将朱熹托付给了自己的好友刘子羽等人,于是朱熹将刘子羽拜为义父,并且跟随义父居住。这刘子羽本来就十分欣赏朱熹,再加上有义子这一层关系,便格外重视朱熹。甚至还为了朱熹,在家中重新为朱熹修建了一栋楼。而朱熹的父亲所托付的这些人本身就拥有极高的学识,于是在他们的教育之下,朱熹渐渐对儒家学说有了大概的了解,也因此发愤图强认真学习。

终于在绍兴十七年,也就是他十八岁那年参加乡试考中了贡生。再后来,刘勉之觉得朱熹是个可造之材,将来一定能光耀门楣,于是便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朱熹,朱熹也因此成亲。后来朱熹便跟随同乡的人一起前往京城参加的科举考试,并且被皇帝赐予同进士出身,这便正式开始了他的为官之路,朱熹能够在父亲离世之后还能继续潜心学习,离不开义父刘子羽,刘勉之之辈的帮助。

入朝为官,经历颇多,重建白鹿洞书院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刚刚进入官场的朱熹并没有想着怎样建立良好的政绩,来达到加官进爵的目的,反而是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社会追求佛法思想的现状。

宋朝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桃李满天下,继孔子之后的教育第二人-第4张图片-非凡网

李侗

在意识到“妄佛求仙之世风,凋敝民气,耗散国力,有碍国家中兴”之后,朱熹便想要通过提升自己来改变这种情况,于是踏上了求师之路,拜二程的弟子李侗为师,因此也继承到了二程的理学思想,这也为他之后发扬光大理学,提出自己的认知奠定了基础。

取得功名之后没有追求建立政绩,这在封建的古代是多么不容易,更何况在中国古代追求功名利禄可以说是社会的潮流,但是朱熹却能耐住寂寞,潜心学习,不得不说他确实是一位人才。

在官场中不追求上进的朱熹一边忙着学习,一边进行教育活动。这样的情况一直到宋孝宗成为皇帝,征询大家对国家发展的意见才有所改变。或许是看到有改变国家现状的希望,于是朱熹积极上奏向皇帝表明自己的观点。

宋朝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桃李满天下,继孔子之后的教育第二人-第5张图片-非凡网

朱熹

在他看来:国家处于危难,如果一昧的主张和平,只会损害本国的利益,于是他便主张通过战争来改变国家落败的现状。除此之外,他还反对百姓们过度崇拜佛教思想而忽略儒家学说的做法。

但是由于当时的宰相主张议和,因此朱熹的观点没有被采纳。后来朝廷任命朱熹为国子监的博士,但是他却辞职坚持不受,请求回到家乡。这样一心为国家,而不贪慕荣华富贵的朱熹又怎么能不让人钦佩呢?

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登基为帝,为更好的了解国家,便下旨询问各位大臣对国家发展的意见。在听完这个消息之后,朱熹便认为他等待已久的机会到了。于是他便上述皇帝反对一昧的与金人求和,但求一战与反对过分崇尚佛家的主张。在他向皇帝上书的奏折中,他还详细的提出了治理国家与恢复教育的意见,而这也得到皇帝的重视。

宋朝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桃李满天下,继孔子之后的教育第二人-第6张图片-非凡网

宋孝宗

隆兴元年十月,朱熹在皇帝的召见下进入金銮殿觐见皇帝。他向皇帝提出了三个建议,这其中便有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格物致知。除了格物致知之外,他还向皇帝提出,想要治理好国家,那就一定要亲近贤臣而远离小人。在与金人的关系上,他还提出与金人一战,但是奈何当时的丞相主张与金人议合,因此朱熹的建议也没有被采纳。而在这之后,皇帝任命朱熹为国子监武学,但是朱熹却拒绝了,而是又回到了家乡。

但是这并没有成为朱熹为官之路的尽头。在这之后,宋孝宗任命朱熹为知南康军兼管内劝农事。这一次的朱熹并没有拒绝,于是他便踏上了外出为官之路。而在朱熹到任那年,正好遇到了大旱,由于没有下雨,从而导致粮食不能正常的生长。在了解情况之后,朱熹便开始着手进行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变这种现象。他命令百姓们修建了一些水利工程,并且还减免了当地的百姓赋税,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百姓们的负担。

在朱熹担任此官职的过程中,有一件最为重要的事。就是发现了白鹿洞书院的旧址,而作为一位心怀天下的教育家,于是朱熹就向皇帝请求重新修建白鹿洞书院,而这也得到了皇帝的认可。为了能够使白鹿洞书院发扬光大,于是他便亲自担任洞主,还利用自己的私人关系,请了一大批真正有学问的大儒出山教学,甚至还恳请皇帝写下了牌匾。这样一来,有了朝廷的承认,这所学校很快便被天下的学者当做求学的宝地。

宋朝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桃李满天下,继孔子之后的教育第二人-第7张图片-非凡网

白鹿洞书院

朱熹实在是一位聪明之人,在意识到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招纳学生之时,便利用朝廷的力量加以宣传。或许是与小时候的经历有关,朱熹明白天底下有许多有才能,但是却因为家境贫寒而不能读书的穷苦学子,于是他便特意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想出了办法。以学院的名义购买了田产,以此来使贫困学者能够得以向学。

此外,他坚信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一谚语,于是便亲自制定学院的规矩,最终编成了《白鹿洞书院教规》,这也是世界教育史上出现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在这其中对教育做了系统的阐述,为后世书院的办学模式提供了借鉴,也为朝廷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成为了天下学子魂牵梦绕的求学之地。

宋朝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桃李满天下,继孔子之后的教育第二人-第8张图片-非凡网

《白鹿洞书院教规》

或许作为一名政治家来说他是不成功的,但是作为一名教育学家,他却是极为成功的。在他心中,他不仅极其重视教育的发展,并且还注意对规章制度的培养。在中国古代那种封建社会,他能有这样的意识,不得不说他确实是天生的教育者。

发扬理学,尊为朱子可以这样说,在整个宋朝在学术研究上对后世影响最深的人,那一定会是朱熹。除了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之外,他还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对于理学,他批判继承了前人的观点,并且加以总结,提出了自己新的想法,也就是著名的格物致知。

在他的作为之下,最终建立了系统庞大的理学体系,并且在最后被朝廷所认可,成为了官方哲学。要知道朱熹并不是孔子的亲传弟子一脉,但是他最后却能凭借自己在儒家学术方面的研究,从此被后人景仰并将他请入孔庙中受人尊崇,还被世人称为朱子。

宋朝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桃李满天下,继孔子之后的教育第二人-第9张图片-非凡网

朱熹

而作为一名思想家,朱熹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张,并且被之后的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所借鉴发展。在教育方面,他做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除却他自己留下的宝贵经验不说,而他创建的白鹿洞书院便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白鹿洞书院的重新创立,不仅是中国古代教育史的新发展,也为后世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难怪后世将他称为继孔子之后的教育第二人。作为一位普通的读书人,朱熹却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不得不说,他确实具有大智慧。

清人全祖望在《宋元学案.晦翁学案》中评价这位伟人: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矣。江西之学,浙东永嘉之学,非不岸然,而终不能讳其偏。

作为一名儒家学者,朱熹能够在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同时,提出新的思想主张,从而发扬壮大儒家学说,或许优秀的人不会停止向前发展的步伐,朱熹在儒家学说研究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成果之后,他仍然没有停止自己研究的脚步,从而继续研究理学,并且最后成为了理学的集大成者。

作为一位才高八斗的文学家,朱熹有许多地方都值得后人借鉴与学习。而在这其中,颇为重要的便是在他的一生中,他坚持学无止境这一理念,哪怕他后来重新建立了书院,但是他仍然坚持学习。并且在许多不同的方面,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古代书籍的注释,整理以前的文献资料等等都有许多丰富的成果。

宋朝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桃李满天下,继孔子之后的教育第二人-第10张图片-非凡网

朱熹

或许是他教育家这个身份太过突出,许多人自然而然地忘了他是封建社会官员这个身份。有趣的是他在努力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同时,却也能够亲自在民间体察民情,惩罚贪官污吏,因此他也在民间颇受大家的欢迎。在朱熹的一生中,他曾经经历过许多不同的官职,也有过许多不同的身份,但是无论是在哪个职务上,他总是能正确的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辜负皇帝的信任。而在这其中,最为敬佩他的便是他重新建立了白鹿洞书院,从而使当时宋朝的社会风气有了极大的改变,也为儒家学说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历史意义上,这白鹿洞书院的重新建立,不仅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发展,也是宋朝文学风气的一大进步。

参考资料:

《宋史·道学·朱熹传》

《宋元学案.晦翁学案》

标签: 朱熹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