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行舟》宋.朱熹

非凡网 105 0

  水口①行舟   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②,   满江风浪夜如何③。   今朝试④卷⑤孤篷看,   依旧青山绿树多。 注释   ①水口:古称闽关。位于古田溪汇入闽江处,居水陆交通要道。宋初,一度移古田县治于此,本世纪90年代建有著名的“水口电站”。

      ②蓑(suō):用草或棕编成的雨衣。    ③夜如何:一夜的风浪不知要造成怎样的后果。如何:怎样   ④试:尝试。   ⑤卷(juǎn):翻开。 译文:  昨夜,漆黑的江面飘摇着一叶孤舟,   风狂、雨骤、浪急,危机四伏。   今早尝试翻开帘子看时,   两岸依然是充满生机的青山绿树。

     此诗初看,似是一般旅游之作,如能联系当时历史背景,会进一步加深对诗内涵的认识:   《续资治通鉴》154卷载:南宋庆元元年韩胄擅权,斥“道学” 为“伪学”,右丞相赵汝愚被罢职。庆元二年朱熹被削职。韩胄党羽胡、沈继祖诬告朱熹“资本四邪”等六大罪,“请加少正卯之诛”。

  庆元三年赵汝愚、朱熹等五十九人被列入“伪学党?”,通缉在案。   就在政局动荡、学禁最严峻的庆元三年初,朱熹和他的学生黄千林用中等从闽北乘船南下古田,这首诗就是抵达水口,感时之作,因而在诗中不能不留下时代的影子。   昨夜,漆黑的江面飘摇着一叶孤舟,风狂、雨骤、浪急,危机四伏。

  今早试卷帘子看时,两岸依然是充满生机的青山绿树。风浪有平息之时,黑夜尽头就是黎明,而风光美好的大地是永远长存的,从中可以看出,诗人虽身处逆境,仍能以平常心,冷眼面对现实,执着自己的信念。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在于以自然平淡之笔,通过客体影观的描述, 寄寓着人生和事物的哲理,给读者留下无穷的回味。

  。。。。。  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答: 借景抒情,对比。

标签: 朱熹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