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你不能不知的世界著名的中国教育家孔子、朱熹

非凡网 40 0

作为父母,你不能不知的世界著名的中国教育家孔子、朱熹-第1张图片-非凡网

1、孔子

生平简介:(公元前551~前479年)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字仲尼,春秋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曾在鲁国做过小吏、他30岁开始私人讲学。50 岁任鲁国中都宰,继任司寇。不久辞职,率弟子周游列国,但始终不得重用.在外14年。 68岁重返鲁国。专门从事教育工作。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创办大规模私学的教育家、孔丘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同时又不断地提出和丰富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与学说。

教育思想:

1、他首创私学,扩大教育对象.促进文化学术下移、他开办了规模宏大的私学,并且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教育对象由贵族推广到平民,促进了私学的发展.为战国诸子百家争鸣开辟了道路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准备了条件;

2、主张培养君子.主张“以政为德”、认为法治具有强制性,只能约束人们的外部行为,而德治具有感化力,能影响人们的心灵。他认为人才必须靠教育来培养,提倡”学而优则仕”。其教育目的是为奴隶主阶级培养“君子”或“士”,从而造就改良政治需要的”贤才”;

3、他认为教育对政治生活具有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

4、强调立志有恒、克己内省等品德修养、他是中国古代伦理学和道德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他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仁”以 “礼”为准则,包括“克已”和“爱人”两个方面;

5、进行了教材建设。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教授科目,以《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太经”为教材,为保存和传播中国文化遗产做出了重大贡献6、提倡尊师爱生。提出了作为一个理想教师的要束他主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他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并主张向一切有长处的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爱护学生无私无隐、讲究教法;

7、创立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极力主张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他在教学实践中.创造出了以培养自觉性为中心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包括学习要虚心踏实、注意个性差异:善于启发诱导学习与思考结合;学习与行动结合等;

8、关于知识教育.他主张勤于学习,广于见闻;学思并重,以学为主。虚心求学,奋发不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启发思维、举一反三。代表著作:孔丘在40余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记载他与弟子对话的《论语》中。

2、朱熹

生平简介:朱熹,(1130~1200年)中国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宋代集理学之大成者.字元晦, 号海庵。他年轻时,学无常师. 18岁中举, 19岁中进士,任地方官达十四年左右、卸任后,专心于儒学、66岁时罢官还乡,五十年中一直不曾放弃教育活动、他先后在建阳建立寒泉精舍,在武夷山建立武夷精舍,收徒教学、他一生讲学,始终不倦,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极为罕见.

教育思想:

1、他把苟子“古之学者.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的话做为自己的宗旨,使学生既有德行,又有知识,“格物致知”,就可以达到培养“圣贤”的教育目的。

2、他肯定了 “学以变化气质”的教育作用,认为必须培养人的良好的言论思想、行为,使其符合封建道理,以克服“个欲”。

3、他肯定了遗传的作用和“胎教”法,强调儿童的学前教育与教养。

4、他认为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向儿童灌输封建道德观念和训练儿童的封建道德行为习惯.包括青年和成人教育他认为大学的基本任务是“穷理”,其主要途径是熟读五经。他引用《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作为大学教育的次序。

5、他指导学生的修养方法,可以归纳为“立志”、 “主敬”、“修养”、“省察”.在修身过程中。他尤其重视“慎独”、“节情”和“忍”的修养功夫。他所强调培养人的道德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克制能力的主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6、他的读书方法可归为六条“居敬持志、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已体察、着紧用力。”后人称其为“朱子读书法”。

代表作品:其主要教育著作有《童蒙须知》、《小学》、《近思录》、《论语集话》、《孟子集论》、《大学章句》、《资治通鉴纲目》等。

标签: 朱熹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