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放诗词165:朱熹《观书有感(其一)》问渠那得清如许

非凡网 45 0

观书有感(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⑵。

问渠⑶那⑷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豪放诗词165:朱熹《观书有感(其一)》问渠那得清如许-第1张图片-非凡网

注释

⑴鉴:镜子。

⑵天光云影共徘徊:这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映在池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⑶渠:它。

⑷那:同“哪”。

豪放诗词165:朱熹《观书有感(其一)》问渠那得清如许-第2张图片-非凡网

简析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做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和一个人在读书中弄通问题、获得新知的情形颇为相似。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用“源头活水”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豪放诗词165:朱熹《观书有感(其一)》问渠那得清如许-第3张图片-非凡网

最豪放名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豪放诗词165:朱熹《观书有感(其一)》问渠那得清如许-第4张图片-非凡网

朱熹(1130-1200),字元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世称朱子,因谥文,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理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儒学大师。

标签: 朱熹观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