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物解说之朱熹

非凡网 98 0

各位正在备考教师类考试的小伙伴们,小编又来啦!在教育学备考中识记并掌握重要教育家的思想、著作是必不可少的,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杰出的教育家不胜枚举,但是这些人物的思想著作等纷繁复杂,上期小编给大家介绍了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教育思想,这期我们继续来了解宋代朱熹的教育思想。

一、朱熹人物简介

朱熹,字元晦,后改为仲晦、号晦庵,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朱熹一生以从事学术研究和授徒讲学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二程学说,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在学术上和教育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教育中,他终身以讲学、研学为己任,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学术成就编纂成了多种著作书籍,为后世所学习借鉴,,主要著作如下:

①1175年,朱熹与吕祖谦合作撰写《近思录》;②1187年,编成《小学》一书;③公元1190年在漳州刊出《四书集注》,该书是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于一体的巨作之一,出版后风行天下,甚至取代了“五经”的地位,在后期科举考试中成为科考的标准答案和教材。

二、朱熹的重要教育思想梳理

1.教育的作用——存天理、灭人欲

程朱理学认为人的天赋秉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天地之性”;二是“气质之性”,朱熹认为教育的作用就是在于变化人的气质之性。所谓的“气质之性”就是人心,他认为人心混杂着各种欲望执念、违背天理、违背封建社会伦常,不符合至仁至善的要求,因此应当“存天理、灭人欲”。

2.教育的目的——明人伦

朱熹认为“明人伦”就是要是自己的言行符合天理纲常,即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

3.小学和大学教育

根据人的心理发展特点和顺序,朱熹将人的教育过程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他认为“小学”的任务是“教事”,“大学”的任务是“教理”,即探究事物的缘由。

4.课程

唐,孔颖达将课程解释为“伟业”;到宋代朱熹,提出“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将课程解释为功课及其进程。

5.朱子读书法

朱熹继承和发扬的儒家思想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提出了“居敬穷理、学思力行”,将读书法定为六条:

①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是朱子读书法之首,一方面,强调读书应该遵循一定的顺序,注重教材内容的内在逻辑性,不能杂乱无章;另一方面是指学习需要扎扎实实、一步步进行,不能急于求成。

②熟读精思

朱熹认为读书应该做到精思,也就是读书需要深思熟虑、一字一句明确其含义,疏通其中的道理,在他看来只有做到熟读,才能达到终身不忘的效果。

③虚心涵泳

朱熹认为读书首先要做的是细心体会作者的意图,不能先入为主、妄图揣测。

④切己体察

朱熹认为读书不能仅停留在文章的表面功夫,更多的是心领神会,亲自实践体验、身体力行,才能学以致用。

⑤着紧用力

朱熹认为读书学习必须要具有决心、顽强的意志力,能够做到废寝忘食。

⑥居敬持志

所谓居敬持志就是:全神贯注、精神专一、理想坚定。

标签: 朱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