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朱熹为历史做出哪些贡献?

非凡网 186 0

朱熹学习继承了孔孟儒家学说,并且逐渐形成自己的体系,他的学说在后来很受历朝统治者的欢迎。

朱熹为了宏扬自己的学说,招收了很多学生,建造学校,也就是书院,著名的有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并列中国四大书院,现在都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以上这些都是朱熹对历史的贡献。

因为那两个书院为国家培养了很多人才,在他的书院里,四书五经都是学校的重点学习的教材,所以说朱熹对思想在当时而言可以说是比较先进的。

朱熹建立了理学,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他认为,“理”存在于社会之上的一个层面,包括天地万物,自然规侓,还有人间的伦理道德,把这些东西来衡量做人的标准。

朱熹的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哲学方面,他的理学,比较二程,在继承中又得到了发展,对于后世有非常大的影响。他的哲学思想,从“理气论”,“动静观”,“格物致知”,诸方面有广泛的研究。其中“理气,”是朱熹对核心理论,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弟子,他借鉴了老师的学说,借鉴了佛,道诸家思想体系,从而形成自己规模宏达的体系。

他认为,所谓理,就是太极,以太极生万物,四象,八卦等等,天地一切,无不从这个理字而派生,而演进。理和气相互依存,依赖,彼此影响,所以理在前面,气追随其后,理为主人,气为仆从。

“动静观”,是把天地的运行和事物的静止状态是一个永无休止的无限极连环相互作用的过程,不可分离,永远联系,又经常变化。

“格物致知”,历来是学者们争论不休的课题,朱熹认为,人的认识“知先行后,行重知轻。”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知在先,从人们的社会实践看,行要重于知,知道的多才能便利的行动。所谓实践出真知,知识长才干。

朱熹认为,人性,应该“存天理,灭人欲”,对人们的物质欲望应该承认,对佛教中“无欲”有所怀疑,万事万物都必须根据理才能成功。

朱熹曾经给《论语》做注,他的学问也是很高的。他十九岁中进士,官拜煥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他的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等。

朱熹对历史的贡献主要在学术方面,他称得上是一代大儒。

标签: 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