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酒礼(愚翁)

非凡网 39 0

  《家乡的酒礼》

  家乡人热情,爱饮酒,喝酒文化源远流长,觥筹交错中,酒礼也应运而生。

  走进饭馆,满眼小菜勾起你的酒意,凉拌猪耳、干炸花生、刀拍青瓜、烧卤大肠,蒸笼卷尖,不一而足,耳朵里传来吆五喝六声,酒香也弥漫在空气中。冬日的阳光下,经常看到有人歪倒在路边,嘴角挂着半丝豆芽儿,酣然大睡,直到家人找上来,少不了挨顿臭骂。

  喝酒的讲究很多,有开餐酒、入席酒、见面酒、鱼头酒、感情酒、敬酒、罚酒、代酒、交杯酒、十杯酒、打通关、团圆酒等。方式也千变万化,有一口闷、鲸吞、狗舔、龙吸、虎咽、随意、晒金鱼、大包干等,叫法不一,意思相似。行酒令就更加五花八门了,猜拳、压筷子、敲竹杠、大压小、猜有无、数字点、掷骰子等均可入令,场面热闹,规矩很多,处处都透着“礼”。每次回到家乡,都会在酒礼的考验中体味到浓郁的乡情,每次都令人回味无穷。“十杯酒”属于规格比较高的酒礼,主要是针对酒局上的贵宾(一般称为领导)来进行的,施礼者往往先好好掂量掂量自己,硬着头皮冲上去,也做好了丢面子的准备。

  一桌人落座,要等到上完四个菜,才能开始。主人发话,四个菜都上来了,先见个面吧。然后大家就共同喝下,第一杯酒呢,不需要劝酒,全部都会喝下去的。然后是动筷子叨叨叨。一杯酒下肚,主人开始介绍来宾,设酒局的目的,以及重点介绍的客人。介绍完了,然后再喝一杯,吃上两口菜,点评一下菜的味道。等第三杯干完,主人就说,三杯酒结束了,我就先来了,主人就开始敬酒。等主人宣布可以自由表示了,这时候,就有人拎着酒壶,先来到主客那里,开始了“十杯酒”。

  主客一般是贵宾,一般来说是职务最高的那位,或者是年岁最大的,或者是专门为他而设的酒局的。主客一般先不动,等着大家来敬酒。敬酒的人先让主客把面前的酒喝掉,留出空杯,然后满上第一杯酒,亲自端起来,领导好,敬您一杯酒。主客说,刚才不是喝了吗?刚才那杯不是我倒的,这一杯才是,代表我的一心一意,主客就喝了。第二杯酒,好事成双,不能一条腿走路啊。主客想想也对,怎么能一条腿走路呢?当我是什么了,又喝了。第三杯酒,您三星高照,遇见您是三生有幸啊,我陪一杯。主客说,就这三杯酒,不再喝了啊。喝吧、喝吧,好好好,然后就下肚了。第四杯酒,祝领导四季发财,四平八稳,鸿运高照,方方正正,喝吧,主客就喝了。五魁首,有说是魁五首,祝领导五谷丰登,家里家外永远都是一把手,我先干为敬。主客又喝了。然后主客就说,不喝了不喝了。那吃菜吃菜,蘸蘸嘴。这时候一般要夹一块牛肉,嚼一嚼,喝上一口茶,感觉就舒服多了。领导,咱继续?不能半途而废啊,您看您红光满面,六六大顺啊,所有事都顺心顺意,木有烦心事,那就喝吧,第六杯一饮而尽。俗话说,七上八下,这第七杯酒,是您要上升的节奏啊,领导,要不我替你干了?不不不,我还能喝,一饮而尽,这个是绝对不能让人替的。领导,这第八杯,祝您……领导就开涮,等等等等,不是七上八下吗,这第八杯我可不敢喝。哪里哪里,对领导来说,就是四平八稳,八仙过海,各显其能,领导能干的很啊,干了吧。中国人很看重九,九五至尊,九九归一,长久百岁,愿领导和二嫂天长地久,喝吧,喝,这杯酒必须喝,万一哪天故宫金銮殿开放了,也上去坐坐嘛。好了,大家静一静,敬了九杯酒,非常感谢领导赏脸,但是呢,事事总要有个完美,暂时画个句号,我提议大家共同敬领导一杯,咱们来个十全十美。这时候那些互相敬酒的,聊天的,都停下来回到座位,陪领导圆满十杯。酒下肚,敬酒者心满意足,领导热血沸腾,此时已有点醉意了。主人就说,让领导歇歇,呆会再战,来,谁谁,咱俩走一个。便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酒礼。

  酒礼,能使人增长阅历,能增强人际关系和感情,能让人面对应酬游刃有余。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修身养性,繁杂的酒礼也慢慢简化了。但每每端起酒杯,那记忆中酒礼的香气就会在脑海里萦绕,仿佛又看到了家乡那一张张透着红光、真诚又热情的面容。

  我可爱美丽的家乡,我热情好客的乡亲,我永远也忘不了的酒礼!

  (作者:愚翁)

标签: 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