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梅尧臣和陶宗仪有什么共同特点

非凡网 29 0

都是诗人,都是文人。

  您好!

抛开同为诗人文人的身份不谈,三者在对于文化创作上都有相似的习惯。以及对于创作的热忱。

1、李贺是中唐着名的诗人,又是从中唐诗风转变的一个代表者。李贺热爱诗歌,视诗歌为生命的一部分,为了把诗写好,他每天起得很早,背上饭和锦囊,骑上一匹瘦马,沿着一条小溪漫游。

  一路上,他细心观察和了解自然景物,即景吟诗,每逢想出佳句就写在纸条上,放入锦囊之中。母亲看着儿子那装满记有诗句纸条的锦囊,十分心疼地说:“唉呀!孩子啊,你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吗?”可是李贺并不觉得辛苦,反而从中到很多乐趣,后来在李贺的不辞辛劳、精雕细琢下,他的诗篇千年传颂。

2、宋代着名诗人梅尧臣,凡外出游玩或访亲友会时,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号称“诗袋”的布袋,看什么新鲜的事或美丽的风景,有的得句,有的成诗,立即用笔在纸上记下,投入袋中。长此以往,梅尧臣的诗作获得了很高的成就。

3、与李贺、梅尧臣相映成辉的是元末明初的文学家陶宗仪,他积累资料的办法既不是“锦囊”和“诗袋”,也不是现代的“卡片箱”,而是一只奇妙的“瓦罐”。

  他曾在松江隐居过,那时,他一边参加农业劳动,一边利用休息时间在树荫下捋摘树叶,记录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然后将这些“树叶”放到家中的瓦罐里。日积月累,年复一年,10年间积累了几十大罐。后来,他用这些资料写成了一部共有30卷的巨着《南村辍耕录》。

望采纳!。

标签: 春寒 梅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