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被冠以软弱的宋朝,那些慷慨激昂的词作,强汉盛唐也不多见
宋朝是一个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朝代,一副清明上河图让国人叹为观止的同时,更彰显了当时盛世繁华的景象。但是宋朝还有一个标签,那就是“军事软弱可欺”。
虽然如此,但是有庞大的经济基础作为后盾的大宋,在马踏欧洲的草原铁骑下存活的时间最久。其实宋朝并非没有英勇敢战之士,也有慷慨激昂和壮怀激烈的仁人志士。读一读那些让人热血沸腾的诗词,就可见一斑。
01.一首怀古喻今的佳作
辛弃疾的词作在宋词中占据非常高的地位,不仅仅是因为他作词的豪放风格,还因为他的词作中充满着爱国主义的激情,以及为国为民甘洒热血的勇气和决心,见证了词人一生的传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从这首词作中,可以想象一个让人由衷敬佩的铁血战士的感慨和悲壮。雄踞东南的孙仲谋,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还有老当益壮的廉颇,都是辛弃疾自比的英雄,可是却没有人自己一句“尚能饭否?”
02.一首壮怀激烈的战歌
在宋朝的战场上,有一位名留青史受人敬仰的战神,那就是岳武穆。岳飞带领着“岳家军”驰骋沙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却可惜被奸臣所害。但是“精忠报国”四个字,成为岳飞的写照,《满江红》成为驱除鞑辱还我河山的壮烈赞歌。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一首满江红,唱出了宋朝华夏民族的铁血激情,也代表了宋朝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抛头颅洒热血志士的心声。每当华夏民族受到侵略的时候,这首词就会在中国广阔的天空回响,激励着一代代人为驱除鞑辱奋斗不止。
03.结语
能够显示宋朝国人抗击侵略热血澎湃的诗词还有不少,李清照“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豪气,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与决心,无不展示着宋朝人的壮怀激烈。
像这样让人热血澎湃的诗词,即使强汉盛唐都不曾出现多少,可见宋朝时期的仁人志士何其多也。宋朝的军事软弱并不代表宋朝的人没有热血,没有爱国的热情,只是当时朝廷上士大夫掌权,文盛武衰之势走向极端,才有了冗兵弱兵的状况。
标签: 朝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