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满地不开门

非凡网 29 0

朋友有个亲戚在大兴,听说那里的桃花和梨花都开了,约我找个时间一块去看看。我欣然答应了,毕竟长这么大,似乎还没有好好赏过梨花。不过听她这么一说,倒让我联想起小时候看过的《珍珠传奇》,片尾曲正是把崔护写桃花的《题都城南庄》和刘方平写梨花的《春怨》承接在一起的。歌曲是很好听的(我到现在都还记得是怎么唱的),可是总觉得这两首七言绝句有些风牛马不相及,涵义都不太一样,凑在一起未免太牵强了。相比之下,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要出名得多;可我更喜欢刘方平的这首《春怨》,它勾勒出一幅春日黄昏,寂静得似乎可以听到花瓣落地的声音的画面。

  《春怨》写的是陈阿娇被贬长门宫后的寂寞生活。提起她,最出名的典故莫过于“金屋藏娇”了。想来若不是因为她,因为这个金屋藏娇的约定,她的母亲长公主也不会全力协助让侄儿刘彻当上太子,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汉武帝了。只是阿娇无法生育,又嫉恨汉武帝宠幸卫子夫,最终被废去皇后的身份,贬入长门宫中郁郁而终。汉武帝是个很有传奇性的皇帝,连他身边的女人也个个都有传奇色彩,真是不负他“可以三日不食,不可一日无女人”的盛名。其实何止一个陈阿娇、卫子夫,李夫人、钩弋夫人又何尝不让后人念念不忘呢?只是陈阿娇只知道有一个卫子夫,毕竟她只活了26岁。

  卫子夫是陪伴汉武帝时间最长的女人,仅皇后就做了38年。她本是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家的一个歌女,无意间被汉武帝看上,在更衣室里成为了刘彻的女人。只是汉武帝身边美女如云,原以为就此可以平步青云,谁知进宫之后早被皇帝抛在了脑后,过了一年的清冷日子。在被遣散返民间时,哭得梨花带雨的卫子夫终于让汉武帝想了起来,不久后生下了太子刘据,更取代了被贬的陈阿娇当上了皇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她那同样出身卑贱的哥哥卫青、外甥霍去病被双双封为将军,而且的确屡立战功,帮助汉武帝巩固了政权。这也使得刘彻更加宠爱卫子夫,民间就有“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的歌谣。其实卫子夫是个生性温存的女人,她知道风流成性的汉武帝不可能专宠她一人,尤其在她年老色衰以后,所以并不计较,只求安稳地度过一生。只是这样一个仁慈的皇后,在陪伴汉武帝近半个世纪后,因为太子被诬陷谋反,竟也只能用三丈白绫自行了结。后来汉武帝知道冤枉了太子,很是后悔错杀了他,却已经想不起那同样冤死的卫皇后。汉武帝死后,身边葬着卫子夫的外甥霍去病;可卫子夫的尸骨,早已不知去向。

  可能卫子夫活得太长了,汉武帝已经想不起或不愿想起她衰老的容颜。这一点,或许早逝的李夫人反而要幸运得多——毕竟,她是汉武帝最念念不忘的女人,也是唯一一个葬在他身边的女人。李夫人的出现就很有浪漫主义色彩。他的哥哥李延年是宫廷乐师,以一首“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使人难再得”勾起了汉武帝对这个倾国倾城的北方佳人的好奇,顺理成章地把妹妹带到了皇帝的身边。李夫人的确很得宠,可惜只短短几年时间就患病在身,卧床不起。李夫人是个智慧与美貌兼备的女子,自从生病后就拒绝再和皇帝见面。即使汉武帝已经到了病床前,即使以千金、加爵求见她一面,她依然不肯。因为她深深地明白:皇帝爱的不过是她的容貌罢了,“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她至死都没让汉武帝见上一面,最后以皇后的级别得到了厚葬,成为汉武帝那么多女人中收场最风光的一个,也是他最怀念的一个——因为他对李夫人的记忆永远停留在她最年轻最美丽最“倾国倾城”的时候。后来汉武帝请方士召神唤魂,想再见她一面。不过方士只让他隔着纱帐看到一个依稀仿佛的身影,走近了却消失了。这个被我们伟大领袖毛 称为“略输文采”的汉武帝还当场做了一首歌: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奈何姗姗其来迟!!

  如果说李夫人的出场是带着浪漫色彩的,那么钩弋夫人的现身则是带着神话色彩的了。老年的汉武帝在出巡时碰到一个方士,声称当地有祥云瑞霭,必有奇女。此时,一个美丽的赵姓少女被人发现了,而且从出生至今一直双拳紧握。汉武帝用龙爪一摸,她的双手竟然就伸开了,而且手里还握着一枚玉钩——她就是后来的钩弋夫人。我坚信钩弋夫人的背后一定有个智囊团,策划出这样一个方案让汉武帝完完全全的相信这就是上天赐给他的女人。只是再好的智囊团也救不了钩弋夫人——当汉武帝需要她死的时候。汉武帝想把皇位传给钩弋夫人所生的当时只有五六岁的刘弗陵,可是又担心他太小,钩弋夫人会象当年的吕后那样专政,于是“立子杀母”,随便找个理由就杀掉了钩弋夫人。非但如此,他还索性杀光了其他的妃子——倘若不是李夫人死得早,恐怕也埋不到他的身边了。约2000年后,肃顺以汉武帝“立子杀母”的先例奉劝病危的咸丰皇帝杀掉慈禧,立她的儿子同治为皇帝。可惜咸丰不是汉武帝,始终下不去手。提心吊胆的慈禧等到咸丰一死,立刻发动政变垂帘听政,处死了肃顺等八大臣,没有让当年的情景重现——这些都是后话了。

  汉武帝那么多女人,最终都难逃一死;陈阿娇26岁死在寂寥的长门宫里,若不是有个“金屋藏娇”的誓言,恐怕早已被后人遗忘。她至死都忘不了汉武帝,甚至不惜以重金请司马相如写了一篇《长门赋》,可惜也只博得汉武帝对文章的称赞,并不想念这位自己曾立誓要宠爱一生的阿娇。汉武帝的身边从来就不缺美女,区区一个陈阿娇又能算得了什么呢?据说有一次汉武帝心血来潮约了个地方要见阿娇,可是一转头就把这件事给忘了,可怜的阿娇等到死都没能再见到皇帝一面。她心里只有一个汉武帝,可汉武帝身边有太多的女人,命运对每个人不是都那么公平的。

  重温了刘方平的《春怨》,突然想起这个女人,不由得让人有些唏嘘。或许她错就错在爱上了一个皇帝,一个风流成性的汉武帝。看过一篇评论,有一句话说得真是很好:纵然金屋还在,阿娇还在,没了藏她的那个人,金屋藏娇终究不过春梦一场。

  刘方平:《春怨》

  纱窗日落渐黄昏,

  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

  梨花满地不开门。

  (光阴的故事:camuscheng.blogbus.com)

标签: 刘方平 春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