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诗人叶绍翁的诗《谒半山祠》,可以说是对王安石革新的否定吗?

非凡网 477 0

谢邀。

首先,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推行的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政收入和稳定了当时的军事。但变法的同时也受到了欧阳修、苏轼、曾巩等很多文人士大夫的反对,由于触动了官僚及大地主阶层的利益,以及在执行过程中伤害到了老百姓利益,最终变法以失败告终。说到底王安石变法没有通过鼓励工商业、刺激经济发展增加税收而让宋朝实现财务收入增加,而是通过用国营、管制的方式来获得财税收入的增加。

懂得点现代经济学的人都知道那是缘木求鱼,未能有效提升政府财税收入。儒家一向守旧,自然是抨击王安石变法了。

其次,叶绍翁是南宋中晚期人,距王安石变法时期有二百年左右。作为江湖布衣诗人,叶绍翁没有复杂多样的生活背景,少有现实政治的坎坷曲折,生活的主要内容无非是交游、隐居,抒写隐居生活和布衣情怀。其主要作品有《游园不值》等。

三、叶绍翁在拜谒王安石祠时写下了《谒半山祠》:

归去田畴问老农,力行新法竟何功。

已知供佛追前过,尚惜修书谢数公。

塑像难陪夫子壁,古祠谁访觉王宫。

都来二百年间事,燕麦戎葵几度风。

主要内容是咏王安石变法事件。由于叶绍翁没有多少从政生涯,生活在底层,对底层百姓生活接触较多,了解民间疾苦。所以对王安石变法,尤其是青苗法对当时百姓利益的伤害以及民间百姓对变法的嗟怨等,“力行新法竟何功”,是说王安石应去问问农民们,推行新法究竟有何功。“都来二百年间事,燕麦戎葵几度风”,说明王安石变法经过二百年来,未对宋朝农业百姓生活带来作用。诗中并不是对王安石变法进行全面否定,而是委婉地提出了批评。

标签: 叶绍翁是哪个朝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