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七月》中说:“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观刈麦》中说:“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无论春夏还是秋冬,农民们一直为生活而忙碌,难得有一天清闲的生活。南宋诗人叶绍翁在《田家.其三》中也反应了这一社会现实,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抱儿更送田头饭,画鬓浓调灶额烟。
争信春风红袖女,绿杨庭院正秋千。
“抱儿更送田头饭”,怀里抱着孩子还要去田间地头给在田里劳作的丈夫送饭。此时,诗人在农村定居,他作为一个旁观者,得以近距离观察农民的生活。这时,正值农忙,男子已经到田间劳作了,妇女不仅要在家照顾年幼的孩子,还要给在田地里劳作的丈夫送饭。一个“更”字写出了这位农妇焦头烂额的生活状态。
“画鬓浓调灶额烟”,精心描画的鬓角上沾染着灶前因烟熏火燎而留下的黑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即便忙得脚不沾地,但这位农妇依旧精心描画了鬓角。但是又因为要亲自下厨做饭,在厨房中烟熏火燎,不经意之间,灶前的黑灰就沾染到了精心描画的鬓角上。诗人抓住这一细节,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农民们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争信春风红袖女”,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怎敢相信此时富家女子正穿着红色的衣服在暖风中嬉戏。由眼前这一农妇的生活状态,诗人联想起了富家贵族的女子,她们不需要到田地里劳作,却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生活在同一片天幕下,农妇和红衣女子的生活竟有天壤之别,这让诗人不敢相信。
“绿杨庭院正秋千”,那富家的女子正在茂盛的杨柳掩映下的院子里荡秋千。诗人由眼前农民们的劳作生活联想到了富家女子的生活,在他的想象之中,此时富家女子正在深宅大院中荡着秋千,天真无邪,无忧无虑,对民间的疾苦一无所知。同是生为女子,农妇却过着焦头烂额的生活。对比之下,命运的差距触目惊心。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写实的笔触描摹农妇的辛勤的劳作生活,以虚笔联想富家女子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通过她们生活状态的对比,以小见大地凸显出了贫富差距巨大的社会现实,表现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与对社会现实的愤慨之情。
标签: 叶绍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