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有时候有些看似顺理成章的事,却往往出人们的意料之外,但如果深追这出人意料的原因,也就感到不意外了。
北宋朝宋哲宗年仅24岁猝死,因其无子嗣,按道理他的同母弟弟简王赵似顺理成章该继承皇位,但却让异母弟的端王赵佶接继了,这是为什么呢?其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宋哲宗在位没有立赵似为太子。宋哲宗死时很年轻,仅24岁,史料记载死因不一,有说是死于伤害病,有说是死于性生理疾病。据说宋哲宗赵煦宫中美女如云,皆天下奇色。赵煦九岁登基,高太后垂帘听政九年,在这九年中间,高太后对他管教很严,不让他耽于女色,选配年长宫女照顾其起居,又常领其住在自己榻前阁楼中就寝,这样很可能让赵煦多蒙禁欲之苦,一旦高太后离世,自己亲政,就不会受管束,彻底放纵了自己。因此赵煦死于性生理疾病的可能性更大。赵煦没想到自己那么快就死,没生有儿子,也没及早策立太子。等他猝死后,他就什么权力也没有了。其二,宋哲宗的生母朱氏地位卑微。朱氏出身寒微,入宫后初为宋神宗侍女,后来生了赵煦、赵似和一女,才被封为德妃。朱氏温柔恭顺,对高太后和神宗的向皇后一向都毕恭毕敬。神宗去世,朱氏护送神宗灵柩前往永裕陵,知河南府韩绛亲自往永安迎接灵柩,拜迎走在后面的朱氏。高太后知道后大怒,斥责道:“韩绛乃先朝大臣,你怎能受他的大礼?”吓得朱氏淌泪谢罪。常言道:母以子贵。赵煦当了皇帝后,因高太后垂帘听政,向皇后被尊为皇太后,朱氏只被尊为太妃,没有受到应有的待遇。直到宋哲宗元祐三年,高太后才允许朱氏拥有與盖、仪卫、服冠等,与向皇太后相同。赵煦亲政后,朱氏的待遇才与向太后完全相同。由此可见,朱氏是个懦弱温厚无根基无丝毫政治野心和政治手腕的人,自然在后宫的斗争中难敌高太后和向太后,只能事事屈从她们了。其三,让赵似继位对向太后不利。向太后无子,赵煦的继位已经让自己的权位受到威胁,如果再让赵似继位,朱氏就有可能压过自己,成为皇太后,到那时自己又怎能像高太后一样安稳垂帘听政呢?因此向太后压根都没有让赵似继位的意思,更何况端王赵佶很会献媚讨向太后欢心了。当宰相章惇建议让赵似继皇位时,向太后马上给予否定了。其四,向太后是当时最高领导,立皇嗣属皇家私事,向太后最有发言权。
正由于以上几点原因,赵似没有继承皇位,让异母弟的赵佶做了皇帝,是为宋徽宗。宋徽宗对赵似还不错,又进封他为楚王,侥幸死于靖康之前,得以善终。只会描花画画赋诗的宋徽宗,重用奸邪,最终导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泉下有知的向太后不知可有愧疚?
标签: 宋徽宗赵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