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祥的“念奴娇”这首词如何鉴赏?

非凡网 32 0

  词人于乾道元年(1165)七月到岭海知静江府宦游,任职期间颇有声誉和业绩,但由于遭到谏官 诬陷,遂于乾道二年(1166)六月罢职离幵桂林——即为词中“岭海经年”的故事。所谓“岭海”是指 两广地区,北靠五岭,南临南海,故称岭海。词人蒙冤罢职之后抑郁地踏上归途,途中得见洞庭胜 境,恰遇中秋佳景,颇有触动,写下了这首旷达高远的佳作。

   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湖光月色之景。洞庭与青草两湖相连,无风无浪,何其静谧;无边无垠,何 其壮阔。“玉鉴琼田”喻指湖水的平静和晶莹,美丽玄幻。令人特别惊叹的是,月光照到湖底,银河 倒映水中,月夜星空与玉鉴琼田浑然天成,满目清澈透明。此景如此美妙,难以言明,唯有身临其境 才能悠然意会。

   词的下阕抒写词人旷达高远、孤傲自信的心境。“应念”三句提到游宦岭海蒙冤去职之事。追 忆之中既是自白,又是自许。下面二句是词人对自身形象的描写,既觉孤寂,又显孤傲。出于孤寂 和孤傲,又有良辰美景作陪,词人泛舟空阔,思绪飞驰,突发奇想,豪情大发:尽舀西江当酒,斟满空 中北斗,邀集万物为宾客。

  此情此景,词人陶醉其中,分不清是天堂还是人世! 这首词的特别之处首先在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地展示出词人的心境。下阕中“应念岭海经 年” “短发萧骚襟袖冷”,隐约透露出词人仕途坎坷的孤寂之感;肝胆冰雪的自我表述,稳泛沧浪的孤 傲自许。与其说是游览洞庭夜色的感受,不如说是向万物倾诉自己的烦恼。

  正因为得以在天地面 前倾心诉说,面对万物可以敞开心扉,词人遂觉思与境谐,情由景移。物我交欢。情怀既已如此,何 必在乎荣辱得失?尽皆置之度外!再看下阕,由“应念岭海经年”起,至“不知今夕何夕”终,布局匠 心独具,遣词造句婉约曲折,寥寥数语即形象地反映出由自我剖白到忘我超脱的心理跨越;尺幅之 内则将词人冰清玉润的精神世界展示出来。

   此词的杰出之处还在于情景相映、亦情亦景地创造出一个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上阕的“玉鉴 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与下阕“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二者紧密联系,一“著”一 “稳”皆值得玩味。再看“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倶澄澈”三句,映带着“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 肝胆皆冰雪”,情景交映。

  至于“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与“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前后的叹 息彼此呼应,更使上阕世外绝尘之景与下阕忘我脱俗之情相融且升华。全词看来,或是景由情设、 情随景动,境界空灵而神奇。其间意与境融,景与情会,“镜花水月,是二是一”,简直令人感同庄周 之梦蝶,浑然不知周耶、蝶耶!。

标签: 西江月 张孝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