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词人 以李清照、朱敦儒、张元幹和叶梦得、陈与义、李纲等为代表,他们主要生活在宋徽宗、钦宗和高宗三朝。由和平转向战乱的时代改变了他们的创作倾向,促使他们自觉接受苏轼的词风,日益贴近社会现实生活,为救亡图存而呐喊呼号,表现战乱时代民族、社会的苦难忧患和个体理想失落的压抑苦闷。南渡词进一步扩展了词体抒情言志的功能,加强了词的时代感和现实感。
第一节 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
1女性情怀的全面展现:真实感人的情感历程。
a前期:苦涩的离愁淡淡的幸福感;热爱自然景物,眷顾禽鸟花草。
b南渡后:轻盈妙丽的望夫词变成沉重哀伤的生死恋歌,词境转入灰冷凝重。
2表现方式上,选取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
3语言清新素雅,独具特色。
a词语经她提炼熔铸,别开生面,精妙清亮,风韵天然。如“绿肥红瘦”、“宠柳娇花”。
b用最平常简练的生活化语言,精确地表现复杂微妙的心理和多变的情感流程。
4用朴素的白描手法绘景咏物,创造出清婉秀逸、优美淡雅的意境。
5她是中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性作家。
“别是一家” 这是南渡词人李清照提出的词论。意指词是与诗不同的一种独立的抒情文体,词对音乐性和节奏感有更独特的要求,它不仅像诗那样要分平仄,而且还要“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以便“协律”“可歌”。否则,词就成了“句读不葺之诗”,而失却了词作自身的文体特性。李清照从词的本体论出发,进一步确立了词体独立的文学地位。
易安体 指的是南渡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别树一帜的词风。
第二节 朱敦儒词的特色
1其词继承和发展了苏轼抒情自我化的词风,具有鲜明的自传性特点。
2靖康之难后,词风由飘逸潇洒变得凄苦忧愤。表现得最为突出的是飘泊流离的伤悲,从侧面表现出战乱时代民族的悲剧和社会的苦难。
3其风格早年以婉丽明快为主;中年以悲壮慷慨为特色;晚年以清疏晓畅见长,语言通俗,明白如话。
4进一步发挥了词体抒情言志的功能,不仅用词来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而且以词表现社会现实,诗词的功能初步合一,从而给后来的辛派词人以更直接的启迪和影响。
第三节 其他南渡词人
张元幹在南渡之前,词作模拟“花间”,内容不出酒畔花前,词风绮艳轻狭;靖康之难后,题材直面山河残破的惨痛现实,词风变得慷慨悲凉。
早年以吟唱婉丽的“睡起流莺语”而闻名的叶梦得,南渡以后也高唱起激昂的战歌。
陈与义在词中抒发了今昔盛衰之感和怀旧情绪,在清婉奇丽的艺术境界中包含着深沉的人生感慨。
李纲七首奇特的咏史词,借历史上敢于平定外忧内患的英明君主来激励宋高宗振作精神以抗击金人,表现出政治家的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赋予了咏史词以强烈的时代精神和战斗性,词的言志功能在此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体现。如其《喜适莺·真宗幸澶渊》,现实针对性强,境界雄奇壮阔。叙事性和议论性有机结合,直接开启了辛弃疾“以文为词”的先河。
岳飞的《满江红》由民族的深仇大恨转化而来的勇猛无畏的战斗豪情、洗雪国耻的迫切愿望和必胜信念,配合着铿锵有力的语言,激昂雄壮的旋律,凝结成词史上辉煌的乐章。
标签: 张元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