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郭沫若站在海边,写下首气势磅礴之作
无独有偶,本期笔者要和大家介绍的这首《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也一样让学生不懂。在有一堂课上,笔者和学生们分享了这首诗,并告诉大家这是一首风靡了近百年的经典现代诗,但不少学生们读完后都告诉我:无法理解它的美。这是为何?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首诗:
这首诗写于1919年,当年27岁的郭沫若在日本留学,他来到海边,面对着苍茫大海,想起故土,一心渴望投入保家大业中,便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之作。其实看了诗的语句,大家就能明白为何学生们无法理解它的美,因为几千年文坛确实很少有人这样写诗!
首先,诗中大量地使用了“啊”和“哟”等感叹语表达情感,这种写法是美国诗人惠特曼式的语言,这在当代诗坛多少显得有些小儿科。当年网友们为了讽刺这种带了很多“啊”的诗作,还曾写出过“大海啊,全是水”等恶搞诗句。其次,诗中的内容多少有些“疯”。太平洋把地球推倒这样的话,确实是很敢想的。而诗中3个“不断的”,以及最后5个“力的”的排比句,虽是气场十足,却仍没有掩盖住全诗结构上的杂乱无章。
标签: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