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原来描写四季的诗词有这些
春季
【孟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解诗】孟春,又称早春、初春,是春季的第一个月,常指农历正月,具体指立春至惊蜇期间。初春时冰雪刚刚融化,小草一般在此时开始冒芽。此诗中描绘了一幅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即小草刚刚冒芽,即使远望草色已经依稀连成一片,但近看时却还是稀疏零星的,因此,此诗是早春诗。
【仲春】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解诗】仲春即春季的第二个月,因处春季之中,故称仲春,有惊蛰和春分这两个节气。这个时期惊蛰动雷,万物复苏,冬眠动物脱离蛰伏期,花草树木也生长得正为茂盛。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即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枝条伸到墙外来了,符合仲春时期生机勃勃的特征,因此,此诗是仲春诗。
【季春】
浣溪沙·雨过残红湿未飞
宋·周邦彦
雨过残红湿未飞,疏篱一带透斜晖。
游蜂酿蜜窃春归。
金屋无人风竹乱,衣篝尽日水沉微。
一春须有忆人时。
【解诗】季春,又称暮春、晚春,指春季的末尾阶段,即农历三月,包含了清明和谷雨这两个节气,雨水较多。此时许多花的花期已过,落红满地,词中的“残红”点明了当前是春暮,因此,此为暮春词。
夏季
【孟夏】
浣溪沙·麻叶层层檾叶光
宋·苏轼
麻叶层层檾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
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
问言豆叶几时黄。
【解诗】孟夏是夏季的第一个月,也称初夏。时值农历四月,气温开始回暖,此时草木茂盛,既恬静和谐又充满生机。词的上片写农事活动,从“麻叶层层檾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中即可看出时间正值初夏,此时春蚕已老,茧子丰收,于是村中有煮茧等事务。因此,此词是孟夏词。
【仲夏】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解诗】仲夏,是指夏季的中间月份,即午月,也称盛夏,时间为农历五月,公历六月,是夏天里最热的时候,也是很多水果和蔬菜成熟的时节。从“石榴开遍投帘明”可以看出此时正值仲夏。石榴花的花期集中在春夏季节,到6月份这段时间是石榴花的盛花期,7月份的上旬花期就结束了。窗外盛开的石榴花,已经可以透过垂挂的竹帘映红了虚堂,可见石榴花开之茂盛。因此,此诗是仲夏诗。
【季夏】
晚夏即事临南居
唐·耿湋
何须学从宦,其奈本无机。
蕙草芳菲歇,青山早晚归。
广庭馀落照,高枕对闲扉。
树色迎秋老,蝉声过雨稀。
艰难逢事异,去就与时违。
遥忆衡门外,苍苍三径微。
【解诗】季夏,也称暮夏和晚夏,是夏季的最末一个月,即农历六月,夏天在这个时候进入尾声,热浪袭袭、谷风阵阵、蝉鸣不止,许多花开始慢慢向果实转变。诗中的“蕙草芳菲歇”“树色迎秋老,蝉声过雨稀”都是夏向秋的过渡,因此此诗是季夏诗。
秋季
【孟秋】
夏云峰
宋·赵长卿
露华清。天气爽、新秋已觉凉生。
朱户小窗,坐来低按秦筝。
几多妖艳,都总是、白雪余声。
那更、玉肌肤韵胜,体段轻盈。
照人双眼偏明,况周郎、自来多病多情。
把酒为伊,再三著意须听。
销魂无语,一任侧耳与心倾。
是我不卿卿,更有谁可卿卿。
【解诗】孟秋在农历七月,是秋季的第一个月。这个阶段的特征之一就是秋高气爽,暑热天气减弱,一天比一天清凉,已经开始有些许凉意。词中的“露华清”“天气爽”和“新秋已觉凉生”都是初秋的特征,故此为孟秋辞。
【仲秋】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解诗】仲秋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有白露和秋分这两个节气,夜寒风凉。诗中的“露从今夜白(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点明了当前是仲秋,因此,此诗是仲秋诗。
【季秋】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解诗】季秋是农历九月,为秋季的最后一个月,有寒露和霜降这二个节气。此时气温骤降,大多数作物都已丰收,使深秋的环境略显荒凉,也时与深秋有关的诗词大多具有悲凉萧杀的色彩。诗中的“寒山(寒冷的山)”和“霜叶(经历了深秋寒霜之后的枫叶)”可知此时正值温度较低的深秋,因此,此诗是季秋诗。
冬季
【孟冬】
早冬
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解诗】孟冬指每年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十月,有立冬和小雪两个节气,气温开始转寒,北风徘徊。诗中的“十月”即点明了当前正值(农历)十月,是为孟冬,“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意为寒霜未冻死小草,太阳却晒干了大地,也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江南早冬时节的场景。因此,此为孟冬诗。
【仲冬】
仲冬晦日仁常送迎春花至即邀共赏
明·范景文
夕照流窗映薄纱,披风竹影妙欹斜。
当寒故暖将为雪,未腊迎春早放花。
雅节和谭敲响玉,清供佐酒剪芹芽。
坐拈宗案重重扫,耳用闻香鼻味茶。
【解诗】仲冬也称中冬,指的是农历十一月,包含大雪和冬至两个节气,景色萧条,碧草萋萋,气候寒冷。诗中“当寒故暖将为雪”点明此时已在仲冬或之后的季冬,后句指出此时未到腊月(季冬),即此时只能为仲冬,因此,此为仲冬诗。
【季冬】
题欧舫新诗时届季冬栖息三慧庵相约蔬食习养生之术余未克赴也(其一)
清·姚范
急霰振严飙,岁暮穷阴冱。
扰扰人间世,扇螸各奔趣。
吾亦驱其儿,纷纭徇所务。
自省方寸闲,何似恶叉聚。
缅怀餐霞人,跂脚云深处。
十笏青豆房,三四寒梅树。
惟有文字禅,妙得无声句。
望望烟树重,风雪横溪渡。
【解诗】季冬是冬季的第三个月,也是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十二月(腊月)。此时新旧年交替,天气虽寒冷冻人,但梅花已吐幽香。诗中“三四寒梅树”和“风雪横溪渡”描绘了一幅风雪交加却已有寒梅开放的季冬画面,因此,此为季冬诗。
标签: 四季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