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皇帝戏弄的“登徒子”,成就了中国一段璀璨的文化中国文化史上,有个被“正统”表面不耻,被“清流”社会嫌弃,但私底下狂热喜爱的人。
没有他的推波助澜,就不可能有中国历史上宋词的繁华。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都知道了:柳永。
一、被皇帝封掉仕途的才子柳永原本一名朝野闻名的大才了,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酌低唱”,便彻底激恼了宋仁宗。
于是,功名被剥夺,连以后考功名的权利都不动声色地被废了。
多年的猫捉老鼠游戏后,可能良心有愧吧,宋仁宗又漫不经心一句“就让他拿浮名去换浅酌低唱好了”,告诉柳永:你的仕途玩完了。
豪放不羁的柳永干脆戏称自己是“奉旨填词柳三变”。
从此,世间少了一个官吏,多了一个影响中国词史的柳永。
二、 被“清流”所不耻的才子被封死仕途的柳永,不会其他营生,却又才华横溢,只能出入灯红酒绿之所,烟花柳巷之地,用他满腹的诗词,换取妓女们的馈赠,在所谓的“清流”社会,就是眠花宿柳的“登徒子”,不入流的酒色之辈。
其实,北宋时期,中国城市经济得到发展,游乐活动也随之迅速地繁荣,歌楼妓馆当然首当其冲,非常奢靡。
文人自然也不能免俗,如北宋等一文学家苏轼的妾侍就从妓家娶得,其他文人雅士都有共同的嗜好,所以北宋文人浪迹酒家妓寮当是普遍的现象,不足为怪。
而柳永是唯一没有资本眠花宿柳的落魄文人,却被高规格“招待”,皆因皇帝点评的“品格”问题。
三、真正具有艺术家气质的专业词人柳永是他风流倜傥、落拓却满腹才情,这是任何“主流”不能否认的。
柳永融于市井大众,接触的都是引车卖浆、贩市走卒之类,真正了解劳苦百姓的疾苦,柳词所吟唱的,正是那些内容。
最接地气,柳词之盛,“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中国诗词史上唯一柳永膺此殊荣。
四、为生活所迫的落拓文人柳永的所谓“眠花宿柳”,性情浪荡,行为风流,其实是食不果腹,无所皈依,四处漂泊,朝不保夕,靠接近青楼妓女,出卖才华度日。
又如何做到“灯红酒绿,醉生梦死”?何况儒家思想统治的封建社会,那些妓女,又何尝不是出自走投无路的社会底层?
只有柳永能读懂她们,把她们看作惠质兰心,美丽纯洁的女子。
五、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地位的词人
柳永推波助澜,改变了词的格局,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改变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展示都市风情,变雅为俗,使词具有了浓郁的生活情调和人情味,对词体的雅俗分流,对词的普及流传产生了巨大影响。
六、对后世文学工作者影响深刻的词人领袖柳词丰富了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灿烂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他牢固社会大众基础,扎根现实生活土壤,顶着任何的风吹雨打,影响着后世所有文学工作者的思想和态度。
柳永死时成千上万人送葬,死后形成了独特的社会风俗
柳永贫穷潦倒一生,死时,“葬资竟无所出”,妓女们集资买地安葬了他。此后,每逢清明,都有歌妓舞妓拜祭,游人多狎饮坟墓之侧,谓之“吊柳七 ”,也叫“上风流冢”。渐渐形成一种风俗。
皇帝一念喜怒,风流才子柳永潦倒一生,不能不令人唏嘘,但是不羁如柳永,又成就了光辉灿烂的宋词文化,不能不说是不幸中的万幸。
标签: 柳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