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宋朝,不少人会想到这是个富裕的时代,是大航海时代,是东方文明最灿烂并达到鼎盛的时代…不仅如此,更是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宋词宋诗,还有两宋之际的大文学家,在赵宋极盛之世,他们几乎左右了中国文坛,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文化辉煌,并且深深影响了后面的1000多年,并且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而两宋之际又有许多能吟诗作画,赋诗填词之文人雅士,今天我们要谈论的正是晏殊之子—晏几道。提起他,不得不想起中学时代他父亲的那首词(浣溪沙)中的那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而他的幼子晏几道也是个风花雪月,能诗善文之人!公元1040年晏几道在晏府出生了,随着一阵呱呱坠地的哭泣声,就必然代表这个诗书礼家又将出现一位文学大家。由于晏殊早年以神童召试,深受皇帝嘉赏,他也因此被多次提拔,官至中书枢密使。作为一个文人,他自然不会放弃对儿子们的陪养,而作为幼子的晏几道更是被他奉作掌中骄子,文学典藏诗词歌赋自然也会对他严格要求的每天加以学习,他也希望自己的幼子能和他一样日后成为一代文学大家做好准备,而晏殊在长大之后果然也没有辜负父亲的心愿和初衷。
青年时的晏殊也是个风流倜傥之人,可谓才子佳俊,也少不了些风流韵事他多次出入妓院歌馆,也因此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例如下面这首(思远人)就是他其中一篇名作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短短数字,将一个相思愁苦之情夫的内心感受娓娓道来。因为他心里还挂念着远方的爱人,所以才会泪弹不进;看到天上的云朵和归鸿又突然牵挂起了心上人,想着还有几多时才能归也。于是踌躇思念之际,见面不成不如顺便写封情书寄给情人。这首诗将晏几道的情郎滋味刻画得栩栩如生,也体现了他的多情。关于这类词还有很多,后面我会一一讲到。
标签: 晏殊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