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的《浣溪沙》为何不押韵?

非凡网 75 0

问题:晏殊的浣溪沙不押韵,是怎么回事?晏殊的浣溪沙中,杯,台,回韵脚不同怎么算押韵呢?算换韵吗?

前言:题主这个问题非常具有代表性。这首词是北宋晏殊的代表作, 在钦定词谱中的《浣溪沙》词牌有5体,但是没有任何一体是换韵的。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这种看似不符合词韵的作品其实都是押韵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诗韵与词韵的差别之处。

一、浣溪沙的押韵 为何不符合词韵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词谱中第二句是要押韵的,根据《词林正韵》的检查,台:【第五部】,明显不是【第三部】, 浣溪沙词牌既然不换韵,那么晏殊填词疏忽了吗?真得不押韵吗?

晏殊的《浣溪沙》为何不押韵?-第1张图片-非凡网

二、唐宋人填词用什么韵?题主检测押韵的词谱是《词林正韵》,而《词林正韵》是清朝人根据前朝作品总结出来的词韵。并不是所有的唐宋词都符合《词林正韵》。

唐宋人填词是使用诗韵,有的像格律诗一样一韵到底,有的是和古体诗一样邻韵通押。

例如五代人牛希济《临江仙·江绕黄陵春庙闲》完全用诗韵:

江绕黄陵春庙闲,娇莺独语关关。满庭重叠绿苔斑。阴云无事,四散自归山。箫鼓声稀香烬冷,月娥敛尽弯环。风流皆道胜人间。须知狂客,拼死为红颜。全词用删韵,一个邻韵(先、元、寒韵等)的字不掺杂。

更多的人用邻韵通押 。后来的词林正韵正是总结归纳了前人的用韵方式而制定 ,所以词韵类似于合并了诗韵的邻韵

例如南唐后主李煜(937年―978年)的《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这首词中的哀、来、开属于平水韵的【十灰】韵(合并唐韵的灰、 咍 hāi2个韵部),是排、阶、埋、淮属于平水韵的【九佳】韵部(合并了唐韵的佳、皆2个韵部)。

晏殊的《浣溪沙》为何不押韵?-第2张图片-非凡网

三、晏殊浣溪沙押的是诗韵浣溪沙押韵的五个韵脚是:杯、台、回、来、徊。在《词林正韵》中,是两个韵部,其中台是【第五部】,其他的字是第三部,但是这五个字在诗韵里却是一个韵部,都属于【灰】部。

也就是说,晏殊押的是诗韵【灰】韵,所以当然是押韵的。

这种押诗韵却不符合词韵的词有不少,例如:顾太清的这首《喝火令》:

久别情尤热,交深语更繁。故人留我饮芳罇。已到鸦栖时候,窗影渐黄昏。拂面东风冷,漫天春雪翻。醉归不怕闭城门。一路琼瑶,一路没车痕。一路远山近树,妆点玉乾坤。这首词如果用词林正韵来看,属于2个韵部:【繁、翻:第七部】【昏、门、坤:第六部】,按照词韵是出律了。

但是繁、翻、昏、门、坤等韵脚,都属于诗韵【十三元】里的一个韵部。顾太清的这首词押的是诗韵《平水韵》,而不是词韵《词林正韵》。

晏殊的《浣溪沙》为何不押韵?-第3张图片-非凡网

结束语词韵基本是诗韵的邻韵通押,但是诗韵和词韵多少有一点差别,例如【十三元】、 【九泰 】、【十一队 】、【九佳 】、【十灰 】等都在词韵被分成了两半。

所以会有《浣溪沙》这种符合诗韵却不符合词韵的作品。我们用词林正韵检测词韵、用钦定词谱检测唐宋词,偶尔会发现不合律、落韵的现象,是因为词谱和词韵是后人归纳出来的,所以并不能100%反映出唐宋词的原貌。

@老街味道

标签: 晏殊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