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最经典的一首蝶恋花,其中9字,写出了孤独的最高境界

非凡网 33 0

说到孤独,你会想起谁的诗词?

是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还是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亦或是苏轼的“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从古至今,孤独就是个永恒的话题。

而在这些孤独诗句中,我最喜欢的是晏殊的“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无限苍茫辽阔,无尽孤独落寞。

这两句出自他的《蝶恋花》,全文如下: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最经典的一首蝶恋花,其中9字,写出了孤独的最高境界-第1张图片-非凡网

这应该是晏殊最经典的一首蝶恋花,其中9字,写出了孤独的最高境界。

词的上半阙从菊花和兰花写起。

花圃中的菊花被一层青烟薄雾笼罩着,空气中弥漫着脉脉轻愁;而沾着露水的兰花,似乎在默默地哭泣着。

菊花和兰花本就是高洁的象征,虽然主人公没有现身,但是从这“兰”、“菊”也可推测一二,这应该是个志趣高雅的女子。

而且词人这里还采用了移情的写法,兰菊本是无情之物,词人却赋予了他们人的情感,一个“愁”字,一个“泣”字,便将主人公无限的哀思写到了极致,而这也奠定了全文悲伤的感情基调。

晏殊最经典的一首蝶恋花,其中9字,写出了孤独的最高境界-第2张图片-非凡网

接着词人又将目光转向了燕子。

罗幕低垂,荡漾着一缕轻寒,一双燕子穿过罗幕,向远方飞去了。

表面看燕子好像是因为耐不住自然的寒气而飞走了,实际词人要突出的应该是帘幕中人的感受。

在这深秋的季节,不仅生理上感受到了那丝丝寒意,心理上更因茕茕独立而倍感凄凉。

而且燕子的“成双成对”又反衬了主人公的独身一人,一种孤独的情绪油然而生。

晏殊最经典的一首蝶恋花,其中9字,写出了孤独的最高境界-第3张图片-非凡网

接下来词人又写到了明月。

无情的明月完全不能理解人的愁苦,淡淡的清辉穿入朱户,直到破晓。

她望着这中天高悬的明月,久久无法入睡,这样的煎熬让她不仅怨恨起明月。

看似无理取闹,正体现了离人心中难以排遣的愁恨,就像苏轼也曾言“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明月夜游子的无眠自古如此。

晏殊最经典的一首蝶恋花,其中9字,写出了孤独的最高境界-第4张图片-非凡网

接着的下半阙又从昨夜转到清晨。

通宵不寐的主人公昨晚听了一夜的西风,早上醒来,发现那苍翠的碧树已凋零落尽。她独自一人登上高楼,望着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仿佛没有尽头。

“西风凋碧树”一句,不仅是登楼所见,也是她昨晚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一个“凋”字将西风的凄厉,秋天的萧瑟描写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流淌着一种荒凉感。

而后的“独上高楼”,极孤独又极悲壮,原本独自登楼应该是很落寞,就像温庭筠的“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可是晏殊这里却将主人公置于一个极其广阔的空间,一句“天涯”,展现出了一种无限寥廓的境界。

此时主人公已经从狭小的帘幕庭院走向了视野开阔的高楼,而她的情感也从萎靡的忧伤愁苦转为悲壮的境界。

她的孤独感并没有消散,只是显得更加苍茫,毫无纤柔颓靡的气息,引起千古共鸣。

晏殊最经典的一首蝶恋花,其中9字,写出了孤独的最高境界-第5张图片-非凡网

因为望而不见,音信难寄,最后她不禁发出了“山长水阔知何处”的感慨。

主人公在这“山长水阔”的大背景下,结束了她那渺茫无着落的怅惘之情,悲伤却又寥廓高远,令人回味无穷。

全词写的是常见的离愁别恨,孤独寂寞,但是词人所营造的情境却又十分地苍茫辽阔,无论是“天涯路”,还是“山长水阔”都是令人向往的大境界,这样悲壮的孤独即使过了百年,依然能令人动容。

后来王国维还将这首词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引为人生的第一境界,也许也是因为这天高地远的广阔之境吧。

- END -

作者:凯紫

看完的读者,记得给凯哥点个赞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标签: 晏殊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