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很著名的一首词,4句话写尽凄美爱情,中间16字成千古名句

非凡网 54 0

文/顾无

王国维似乎特别钟情于晏殊的一句词,以至于一部《人间词话》中就出现了两次,其中一次还是作为人生境界的标准而出现,那一篇词话如今广为流传,许多人以为至理名言。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晏同叔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其中的第一境就是晏殊的句子,王国维这里是化用,把它当作一种人生的状态来讲。在《人间词话》的另外一处,王国维解释了自己对这句词的看法:

王国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颇近之,但一洒落,一悲壮尔。

晏殊很著名的一首词,4句话写尽凄美爱情,中间16字成千古名句-第1张图片-非凡网

【临其诗境】

《蒹葭》是洒落的,洒落是什么?

晏殊的词悲壮,又为什么而悲壮?

洒落大概是独属于先民的一种气质,到现代已经很少看到。具体的例子可以参照陶渊明,我们管他的生活状态叫做洒落,他让我们知道了,读书人在科举做官之外还有另外一种生活状态,一种更符合本心的生活状态。

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更是如此,心中信仰着什么,就完完全全表现在行动上,一如《蒹葭》中的爱与怅惘。

而悲壮呢,更像是后代人的发明,对先民来说,悲伤,就仅仅意味着悲伤罢了,哪来的壮呢?当人们不再认为牺牲是值得的时候,才会觉得悲伤是壮烈的,是需要勇气的。

我们来看晏殊这一首鼎鼎大名的《蝶恋花》。

晏殊很著名的一首词,4句话写尽凄美爱情,中间16字成千古名句-第2张图片-非凡网

【经典原文】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晏殊 〔宋代〕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很著名的一首词,4句话写尽凄美爱情,中间16字成千古名句-第3张图片-非凡网

【条分缕析】

关于这首词最深的记忆点正是词的第一个字,“槛”,大家知道这个字读什么吗?

读“剑”这个音。

上高中,这首词应该属于课外范畴,我超额完成了老师的背诵任务,背完了整首词,还在课堂上展示。后来被老师提醒,第一个字不读门槛的槛,而应该读“剑”。

也是从第一句开始,整个悲伤的气氛已经开始凝聚了。

菊花因日暮的烟霞而惆怅,兰花为露水的凋零而哭泣。

晏殊很著名的一首词,4句话写尽凄美爱情,中间16字成千古名句-第4张图片-非凡网

秋节已至,风里吹来淡淡的寒意,这寒意微弱,却也坚决顽固。于是慢慢侵入室内,门口的罗幕败下阵来,渗透进点点轻寒。

燕子也感觉到冷了呀,于是展翅高飞,向着南方而去。

天气凉了,燕子走了,院子冷清下来,初步的氛围铺垫结束。

如果说第一句较为委婉的话,第二句就更加直接一点。第一句里是没有人的,第二句里有了人,有了人的情感。

明月啊,明月,你怎么就不晓得人间男女离别的痛苦呢?在这悲伤的时刻,为什么要进来打扰我。朱门洞亮,更加凸显出词人的孤独落寞。

晏殊很著名的一首词,4句话写尽凄美爱情,中间16字成千古名句-第5张图片-非凡网

落寞是因为什么,当然是少了一个人的陪伴。那个人在哪里呢?

词人也不知道,但那人走的时候,曾经指给自己一条路,说有一天,自己将会出现在路的尽头。

于是夜里登上高楼,可惜,路的尽头没有良人的身影,反而是深秋的寒意愈加凛冽。昨夜西风呼啸,原本如琉璃一般的碧树散落一地的枯枝败叶。

视野更加清楚了,失望也愈加清楚。

与远方人唯一的交流或许就只有写信了吧。可是,身在家中的我要怎样让他收到呢?

天涯路远,漂泊日久,谁又知道自己心心念念的良人如今在何人檐下?

晏殊很著名的一首词,4句话写尽凄美爱情,中间16字成千古名句-第6张图片-非凡网

试想一下,你站在一座高楼下,抬眼是全城的风景,是漫漫的远路,山长水阔。你知道自己心念的那个人就在某处,但手中这封信毕竟是寄不出去了。

词的结尾没有写明,大概是一声深重的叹息。

标签: 晏殊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