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词是一首长调,分三阕。大体说来,上阕主要是写景,中阕为即景怀古,下阕则是抒发今昔之 感。三阕层层相连,词意逐次递进。
起句“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总领全词。首先,“佳丽地”,既概述了金陵的地理位置,亦暗示了
它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其次,“南朝盛事”,即指南朝四朝皆以金陵为都,金陵虽偏安江南,却也盛
极一时,故曰“盛事”,此为中阕怀古的本事。
再次,“谁记”,说的是人们对历史的思考与辩解,这就 为下阕今昔之感的抒发设下了伏笔。
接下来就是上阕写景的主体部分,是从金陵故都的地形地貌写起。先从山写起:“山围故国”, 此处说明金陵城是群山环围,虽为写景,但“故”字也透出了怀古的意思。接着由山而江:“绕清江, 髻鬟对起”,言江两岸峰峦对峙,就好似妇人头上的髻鬟。
进而写江涛:“怒涛寂寞打孤城”,“怒涛” 二字使此处多了几分感情色彩,与“寂寞”及“孤”相配合,使此句的景物描写趋向情感化。再续写江
面的舟船风帆,并且自然而然地由视觉空间延展到天水遥接处:“风樯遥度天际”。对自然空间这一
由近及远的处理,将读者引向超越自然的时空,即景怀古。
中阕换头仍从现实的景物写起:“断崖树,犹倒倚。”“犹”字意即“依然”,此处暗示了物是人非 的意味;“莫愁艇子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几句,将此意味表现更为深刻。“郁苍苍,雾 沉半垒”既可说是“旧迹”现场雾霭苍茫,亦可说是暗含着往事重重,还可说是折射了作者触景伤情
的惆怅心境。
“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二句,显然是化用了刘禹锡《金陵五题之一 •石头城》的“淮 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淮水”即秦淮河,是金陵最繁华荣耀之地,也是历代王公贵族以 及文人骚客的声色流连之所。刘诗的“旧时月”暗指物是人非,而此处的“伤心东望”一语则表明月 亮已被拟人化,其暗淡无辉的情绪,与上文的“郁苍苍雾沉半垒”浑然一体,共同营造、刻画出了一个 荒凉寂静的景象。
下阕换头的“酒旗戏鼓”即代指酒馆戏楼等繁华热闹场所,“甚处市”意指哪里能有如此热闹的
街市?可见,下阕换头句是顺承中阕末句“淮水”由盛转衰的意绪,从而将中阕的怀古,转向了下阕 的感慨抒情。“想依稀”,遥接往昔;“王谢邻里”,则又似回到现实。
就在这种时空跳跃交错、思绪惝
恍悠忽之间,作者展示了一个悠然自得的画面,并以此作结:“燕子不知何世,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 如说兴亡,斜阳里。”这几句出自刘禹锡《金陵五题之二•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
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
”二者不同之处在于:一是刘诗的燕子为自然之物,此处的燕子 则已拟人化;二是刘诗的历史兴亡意识隐藏在对景物的描写中,而此处则以“说兴亡”一语凸显了历史
沧桑感。然而二者也有相同的地方:二者的画面皆以悠闲的意趣,掩隐了一种幽然怅惘的无奈之感。
标签: 关河令周邦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