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涩:几首唐诗心读

非凡网 37 0

  有一种感觉是苦涩,如同一杯茶,古往今来饮者不可胜数,我知道那位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才子是不会有苦涩感的,他正沉醉在成功带来的喜悦之中,我也知道投身泪罗江的那位贤人是不会饮此茶的,他的心里有愤怒有绝望,但没有苦涩;当光绪被囚于瀛台时,他的心里或许只有苦,而没有涩,武则天的儿子李贤歌咏黄瓜,不堪再摘,他的心里有恐惧,惶惶不可终日,来不及饮苦涩这杯茶。

  还是有许多人饮下了苦涩这杯茶,一而再,再而三的品评其中的滋味。孔子周游列国,欲行仁义之政于天下,孔子对自己是非常自信的,他说如果有用他的,一年的时间差不多就能治好,三年就能实现大治。然而,孔子不见用当世,我想孔子踏上归家路的那一刻起,他一定是感到了苦涩的滋味,苦涩这杯茶里有失望,但不仅仅是失望。

  且读唐诗,体验古人的苦涩滋味。

  李白唱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孟夫子,孟浩然也。李白是当世的谪仙,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贵妃为其研墨,高力士为其脱靴,杜甫经常赞颂李白,李白却鲜有赞美杜甫,能得李白青眼相向实为不易,可见孟浩然非是一般人物。然而孟浩然却是深刻的体验到了苦涩滋味。有一个传说是和孟浩然有关的,这个传说见于正史,孟浩然为求仕进,为能见用于当朝,在一些大官那儿活动,有一次到了王维家里,正在聊天,忽然唐明皇幸王维家,孟浩然急忙躲到床下。唐明皇进来以后,王维不敢隐瞒此事,向皇帝报告孟浩然在此。唐明皇本来听说过孟浩然,所以准许孟浩然拜见,孟浩然出来以后,明皇问浩然近来有什么诗作,孟浩然诵读一首律诗,其中有一联是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远。唐明皇听了不高兴,说我并没有不想用你的意思,那是你自己不求上进,不要来诬陷我。于是孟浩然不见用。孟浩然此时已经四十多岁了,在家乡闭门读书已是三十多年,而且孟浩然也有着强烈的济世心,他在献给当时宰相张九龄的一首诗中写道“端居耻圣明”,意思这是一个伟大的有所作为的时代,我却守在家里无所作为,实在是对不起这个时代。孟浩然所处的时代确实是一个有所作为的时代,政治清明,民族有着旺盛的活力,国家日渐强盛,此后赢来了开元全盛的时代。杜甫曾经这样回忆那个时代: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粒白,公私仓康俱丰实。古代的读书人除了当官别无门路为社会发展作贡献,学成文武艺,只能货与帝王家,孟浩然也不例外,他也有着强烈的仕进心,希望在那个时代做出一番大事业来,然而没想到明主见弃。他只好回家了,在诗中他写道: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此时的孟浩然心中当会充满了苦涩的感觉,而且是很浓很厚的苦涩,我在这儿敲着键盘似乎也感觉到了一丝苦涩的滋味。

  杜牧有诗:稚子牵衣问,归家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如丝。此时杜牧心里想必是装满了苦涩,杜牧一定会想到自己满腹才华,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眼看着大唐王朝日薄西山,美人迟暮,他却无可奈何,徒然叹息清时有味是无能,而岁月无情,马齿徒增,往日不可追,来日又不可待,当此际怎承受得了孩子一声问候呢?小孩子不知大人的伤心事,杜牧纵有满腹心事也无人可诉说,便纵有千般风情,也是脉脉此情无处诉,廉颇未老,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命运如此,不可强求。杜牧也只能喝下这杯苦涩茶,咽下去,慢慢品,这杯茶里有太多的太多的无奈,命运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晚唐诗人罗隐诗名动天下,科考却屡屡失利,十上而不第,可以想象罗隐的心里是充满了多少不平与愤恨!某次不第归来,云英说罗秀才你还没有脱下白布衣服呀。于是罗隐作诗: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此诗写的沉痛而激愤,然而仔细品一品,其中还有一层苦涩的感觉,这种苦涩还带有一点点尴尬的意味,这种苦涩竟然全因世间有一种个人毫无能力改变的命运,以罗隐之才,偏偏面对着那样一群考官,他们早生妒贤忌能之心,罗隐诗文更佳,他也改变不了这样的命运。虽有四方之志,罗隐究竟是无可奈何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大英雄真才子自来不鲜见,有许多人虽然受制于那个时代,不能全面发挥自己的能力,况且知音难寻,纵使千里马常有,伯乐却不常有,冯唐易老而李广难封,也许是社会的一种常态。想阮籍当时无路可走,大哭而返,登高而怜无英雄,竖子成名。想鲁迅当年看透丑陋的国民性而不忍打碎铁屋子,闲来抄古碑以自娱,更是为了麻醉自己。但凡大英雄真才子陷于此种困顿状态,郁郁于胸而莫能排遣,心中自然会生出苦涩的感觉。

  苦是困苦,就如璞玉,人不能识我才与美,大多数人不具慧眼,不能识玉,只当作一块顽石而已。他们哪儿知道这块石头大有来历呢,无才可去补苍天,妄入红尘若许年,这块石头只是不能补天而已,然而在人间来说已是难得,这块璞玉因为偶尔的机遇而被人欣赏,可是知己却遭断左右足的酷刑,璞玉心中自是苦。涩有阻滞不通的意思,困苦累积于胸中,心气不能顺,气如不顺,大鹏不能振翅飞九万里,千里马只能骈死于槽枥之间,似乎连寻常可见的马儿也不如。

  我已经走了很长很长的路,而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虽然也曾学过经国济民的本领,也曾关注过时代风云,也曾探求过历史变迁,我深深的认识到这个时代勃勃有生机,欣欣而向荣,正是立功创业的好时候。然而,天下人才济济,他们与时俱进,革故鼎新,他们意气风发,先据要路津。回头看自己,心已似老人,工作多年,渐生苦涩,常有无可如何的感觉,老尽了少年心。当时初生牛犊不怕虎,而今勇气全失,不再提当年勇,且安分守己做个普通人吧。不是没有伯乐,只怨自己没有千里马那样的才能呀,既有自知之明,也就不要去求官求事了。今日爱才已非昔日,且莫抛全部心力。只是在这个应该有为的时代里心有不甘,求田问舍,心中实在有愧,风花雪月,长夜咏怀亦自伤。怅望千秋,玉垒浮云变化无穷无极,此身微小,何足道哉。

  只盼自己修养更深加深入,有一天不再饮此苦涩茶,有一天这种感觉烟消而雾散,心地澄明。我不能治国平天下,且读书,且作文,且醉太平,乐莫大矣!

标签: 读唐诗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