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非凡网 38 0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文/赵二

  最近几天零星的看了几部电视剧的片断,诸如《血色浪漫》、《幸福的象花儿一样》等等,说的都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那个阶段的年轻人的故事,看着看着就让我想起来王塑的《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基本都属于一个类型。这几个电视剧我都是先看的小说,然后看的电视剧,小说里把那些日子挺好,电视剧看着没什么感觉,催眠功能不错。

  王塑这个中年文化人带领着一帮子中年编剧占据了现在文艺圈的主流。这一拨上世纪的闲散男人,把他们无比迷恋的青春时光放到了众人眼前。用一个姐姐的话说:“阳光灿烂”不过是在黢黑的小便池旁比大小、“动物凶猛”不过是坐在楼上啐人唾沫、“玩出的心跳”不过是仗着老子的本事。”

  虽然有一些刻薄,但是也很有道理。

  这些大同小异部队大院的破事,糊弄了将近20多年,从文字到影视,从八十年代一直忽悠到现在,其实话说回来,还不是这些个老大哥们的青春虽然过去了,但是他们的钱袋子却鼓了起来,于是把当年实现的还是没实现的那些糟粕都搬了出来,怀旧罢了。

  其实,随便在什么城市,甚至在之后的若干年里,哪里都能找到那么几个无聊的小青年,骑这自行车在中学门口对了女学生吹口哨。我这八十年代的就是曾经这么过来的,曾经也在乡里出名的刺头,现在还不是一样在网络面前做一个普通的网民而已。

  不敢说他们这些是无知和龌龊,但是我并没有觉得他们的日子是多么的有趣和激情,不过是刻意的回避着一些,而把乐子无比的放大而已。大院里的人终究是少数,出了几个文人和有钱人或者更大一点的什么人物,于是可以把他们的野史疯狂的放大,然后强加给我们。其实那个时期究竟是什么样子,每个人心里都会有自己的判断。

  不说他们了,说说青春。

  说说我自己的青春。

  上个世纪的最后几年,我在乡里的一所高中读书。记得有一次晚自习放学正是大雪,把许多人的自行车锁眼都冻住了,跑到门卫那里借热水才把车子打开,然后我们一个村子的人一起在厚厚的积雪上推着车子跑步回家。从初中开始,我们每天5点就要起床,然后或跑或骑自行车到学校晨跑,早读完然后在跑回家吃早饭;从初二开始上晚自习,从此以后就没有晚上11点以前睡觉。

  高中的时候有不少家远的同学要住校,我们学校的宿舍,说出来可能没有人相信,一间很大很大屋子,密密麻麻的放了最少有200多张床,上下铺,真不知道当时同学们晚上能否入睡,食堂的饭很便宜,一块钱就能吃饱,可是依然有很多人吃不起,记得那时候同班的同学大都是带煎饼、咸菜,一般都要带够吃半个星期的,剩下几天才去食堂吃饭。那时候因为我整天回家,所以经常给几个要好的同学带咸菜,一直到现在他们还念念不忘。

  那是1997年左右的事情,写出来却比那些电视里显得还要久远,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质疑我的青春,可是,那是真实的。

  那时候我最喜欢朗诵,课文或者诗歌,虽然那时候普通话也不是多少的好,但是依然是经常参加各种各样的朗诵比赛,我喜欢那种在台上被关注的气氛,我喜欢那种沉浸在自己语言的状态,“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我是来自大吴中学的赵XX,今天我朗诵的题目是。。。。。。。。”,然后是那些真真假假的掌声,让我终生留恋。

  可是许多年以后,当我走出来的时候,我发现不会说话了,我的自信被城市磨平了。

  初中高中毕业的时候,我们都好像生死离别一样,每个人弄了一个漂亮的本子,留下彼此的祝福,留言不外祝前程似锦、一生幸福。这些留言已经预见了即将的永别,其实就是永别,除了少数的几个人偶尔能够得见,其他的在也没有见到过。包括自己暗恋的几个小女孩。

  或者还有血色,不是血色浪漫里的那种,但是依然很残酷,那喝农药死的女同学,那刚毕业就出车祸的小男孩,一直到前几天刚刚离开我们的高中同学,真真切切生命的离开,没有浪漫,只有血色。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可能只有自己的才最真切,因此只有自己的才值得纪念。

  后:我觉得那些个中年的编剧们是不是该休息了,该回家的回家,不想回家的就改行做演员吧。也该更替了,应该换一些更小的小人物的小日子让我们乐呵了。

标签: 有关青春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