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词人欧阳修写给好友刘原甫的送别词——《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朝中措:词牌名。宋以前的旧曲,又名“照江梅”“芙蓉曲”。刘仲原甫:是欧阳修的年辈稍晚的朋友。又名刘敞。维扬:扬州的别称。平山:即平山堂,是欧阳修任扬州知府时所修建,后成为扬州大明寺大雄宝殿内的著名景点。坐此堂上,江南诸山,历历在目,似与堂平,平山堂因而得名,这里也成为世代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的场所。
北宋仁宗庆历八年,欧阳修任扬州知府,在扬州城的大明寺上,修建了一座“平山堂”,据说其景观之壮丽为淮南第一。每当盛夏,欧阳修常和客人一起清晨就到堂中游玩,饮酒赏景作诗。在欧阳修调离扬州几年之后,他的朋友刘原甫也被任命为扬州太守。欧阳修给他饯行,在告别的宴会上,作了这首《朝中措》相送。
整首词的意思是:平山堂的栏杆外是晴朗的天空,远山似有似无,一片烟雨茫茫。我在堂前亲手栽种的那棵柳树啊,离别后又过了几个春光。这位爱好写文章的太守,下笔就是万言,一饮千杯甚是豪爽。趁现在年轻赶快行乐吧,您看那坐在酒樽前的老头早已白发苍苍。
这首词从平山堂写到堂前垂柳,从被送者写到送者,层层转折,一气呵成,不落一般酬赠之作的窠臼,历来受到词评家的赞赏。此词的风格,与苏东坡的清旷词风十分接近。结尾句“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更是展现了欧公达观豪迈、笑对人生的风范,与东坡何其相似乃尔!
标签: 心灵鸡汤